據工信部資料顯示,“十一五”期間,我國工業能源消耗總量逐年增加,由2005年的15.95億噸標準煤增加到2010年的24億噸標準煤左右,占全社會總能耗的比重由2005年的70.9%上升到2010年的73%左右。能源資源和環境約束越來越嚴峻。工業發展對能源的需求繼續增加,工業和高耗能行業對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率呈下降趨勢,工業必須加快發展方式的轉變。
隨著《國務院“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節能減排規劃(2011–2015年)》相繼推出,工信部發布的工業節能“十二五”規劃明確,到2015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21%左右,“十二五”期間預計實現節能量6.7億噸標準煤。
在節能減排這樣的大背景下,3月16日,監管部門網站預披露了具有節能概念的中材節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材節能”)的IPO招股說明書(申報稿)。
作為國內余熱發電行業的領先者,中材節能最近三年累計直接投入研發資金超1.17億元,擁有完整自主知識產權的低溫余熱發電系統專利技術。而與國內同行相比,其在國內、國外的市場份額中均位居前列且業務發展快速,2009-2011年中材節能的凈利潤年度復合增長率高達49.86%。
隨著國家節能減排政策的深化,中材節能未來的發展空間將更加廣闊。
節能技術領先
據招股說明書顯示,中材節能擬發行不超過1.09億股,發行后總股本不超過4.36億股,擬募資10.09億元。
資料顯示,中材節能是從事余熱、余壓綜合利用的專業化節能服務公司,核心技術是行業領先的純低溫余熱發電技術。通俗的說,就是在水泥等工業生產過程中,將生產排出的大量廢氣余熱加以回收,通過換熱裝置進行熱交換,產生熱蒸汽推動汽輪機實現熱能向機械能的轉換,從而帶動發電機發出供工業生產使用電能的技術,整個發電過程不增加任何新的燃料消耗。
作為新興技術型企業,中材節能重視科研經費的投入,最近三年公司累計直接投入研發資金已超過1.17億元。經歷多年的技術培育后,中材節能已擁有完整自主知識產權的低溫余熱發電系統專利技術和一系列相關專有技術。
[1] [2] [3] 下一頁
深入專題了解:節能服務產業市場的資本博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