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21年,是建黨100周年,又是‘十四五’開局之年,鋼鐵行業發展既面臨機遇又充滿挑戰!12月19日,中鋼協副會長駱鐵軍在上海召開的2021中國鋼鐵市場展望暨我的鋼鐵年會上指出,高成本將嚴重壓縮鋼鐵企業利潤,明年鋼鐵行業要維持今年效益水平有較大難度。
駱鐵軍在講話中還強調, “十四五”期間,鋼鐵行業要重點關注四方面的問題。
一是要理性認識今年的鋼鐵需求和未來產能規模。駱鐵軍認為,今年鋼鐵生產及消費是“非常態”。今年鋼鐵產量的高增長完全是需求拉動的結果,當前的鋼鐵產能不存在過剩問題。但5-10年看我國到底需要多大鋼鐵規模,這不僅一直是國內鋼鐵行業普遍關注的問題,也是國外同行關注的問題。
他提到,今年的“非常態”得益于國家應對經濟下行采取的特殊刺激政策,疫情影響逐漸消除后,刺激政策將逐步回歸正軌,鋼鐵需求還是會回歸原有發展規律,將會呈現有升有降的運行走勢。因此,不應將“非常態”生產及消費作為測算未來鋼鐵需求規模、生產規模的主導性依據。
此外,鋼鐵規模越來越面臨環境和生態約束,我國的環境已難以承受鋼鐵產量繼續大幅增長。國際環境也不允許中國大量出口來消化鋼產量。
二是要破解鐵礦石價格高企難題。駱鐵軍提到,進口鐵礦石長期處于高價是鋼鐵企業訴求最多、行業關切最多和社會輿論關注最多的問題之一,是影響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和產業鏈供應穩定的核心因素之一。
12月18日,鐵礦石普氏指數達到164.15美元/噸,比年初上漲70.95美元/噸,漲幅76%,創近9年來新高。自11月初以來最近1個多月上漲了45.1美元/噸,占全年漲幅的63.6%。特別是12月份以來的14個交易日上漲了31.1美元/噸,占全年漲幅的43.8%。
他提到,上漲速度之快、幅度之大,已偏離供需基本面,大幅超出鋼廠預期,資本炒作跡象明顯。必須從增加鐵素供給、建立新的定價機制、完善期貨市場規則和進一步加強監管等方面綜合施策、標本兼治,加快解決鐵礦石相關問題,構建我國鐵礦石資源戰略安全支撐體系。
三是要促進我國鋼鐵產業集中度提升。長期以來,我國鋼鐵行業存在結構分散、產業集中度低的問題,2015年后,我國鋼鐵行業CR10始終徘徊在35%左右。這導致鋼鐵行業在上下游議價、化解過剩產能、市場有序競爭、行業平穩運行、產業布局調整、技術創新等方面,既缺乏掌控能力,又缺乏自律能力,嚴重制約鋼鐵行業健康發展。
駱鐵軍表示,首先,兼并重組既要為企業提高話語權,更要為行業為國家提升產業鏈安全提供支撐,要把企業利益與行業利益有機結合起來,即為企業謀利,更要為行業謀利,延伸解讀就是為國家謀利。其次,要推動更多鋼鐵企業進行重組。未來仍需政府、企業共同努力,推動和鼓勵更多大型鋼鐵企業牽頭實施重組,處理好集中和市場的關系,形成不同區域有影響力的鋼鐵企業集團,最終完成國家產業政策設定的鋼鐵行業兼并重組目標。
四是做好“碳達峰”準備,努力推進“碳中和”。鋼鐵行業是能源消耗高密集型行業,碳排放量占全國碳排放總量的15%左右,是落實碳減排目標的重要責任主體。駱鐵軍指出,在2030年“碳達峰”和2060年“碳中和”的目標約束下,鋼鐵行業將面臨繞不開的挑戰,必須從現在開始付諸行動。
他認為,目前,我國鋼鐵企業降低碳排放總的方向和歐洲是一致的,即“直接碳避免”和“碳使用”,與國外在降碳上的努力處在相同的起點上,只有行業形成統一共識,形成壓力,推進速度才能加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