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節能產業網訊 天壕節能創業板IPO申請今日將上會,“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令人眼前一亮,但由于天壕節能合同能源管理業務資金周轉速度過慢,過度依賴合同能源管理客戶即用能單位經營狀況,引起投資者擔憂。
天壕節能的主營業務是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進行余熱發電項目的投資、研發設計、工程建設和運營管理,截至2011年底,公司已投入運營及在建、擬建合同能源管理項目達29個,是國內余熱發電領域合同能源管理項目最多的公司之一。本次擬在深交所創業板發行8000萬股,預計募資約3億元用于五個余熱發電項目的建設。
天壕節能卻在招股書中提出了27項風險提示,顯示出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高風險和不確定性。天壕節能表示,若合作方生產線運轉率下降,即使本公司余熱發電項目隨窯運轉率穩定,公司的項目整體運轉率也將下降。因此,公司業績直接依賴合作方生產線運營效率,合作方生產線運營效率下降將對公司的生產經營產生較大影響,進而影響公司的經營業績。并且,在20年運營期間內,合作方有可能受技術進步的影響對現有生產線進行大規模技術改造,這也需要天壕節能對余熱發電系統進行必要的改造,增加公司未來的現金流出。
有分析人士認為,天壕節能此番上市大量募集資金的目的基本就是用于歸還上述已建成項目的銀行貸款,與投資者謀求共贏不過是一個美好的口號,“圈錢還債”才是其上市本質。
根據天壕節能招股書提供的募投項目情況,公司的募投項目主要包括天壕老河口、天壕宜城、天壕荊門、天壕邯鄲(二期),以及秦皇島弘耀共計5個項目,投資額分別為6006萬元、5100萬元、5110萬元、5150萬元和6747萬元。
該分析人士指出,天壕節能的這5個項目中,除秦皇島弘耀項目外,其余4個項目都已經建成并投產。天壕節能雖然在招股書中大談募集資金的必要性,但真實的安排則是在拿到募集資金后,用于置換已投入項目中的銀行貸款,即歸還銀行貸款。
中國節能產業網許文軍認為,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本質特點是資金需求量大,資金周轉較慢,不確定因素多,但投資回報較豐厚。不能以傳統工程公司的資金流和業績表現來評價提供合同能源管理管理的節能服務公司。上市融資是我國節能服務公司通過資本運作做大做強的發展方向。
天壕節能是目前中國節能服務市場合同能源管理業務業績最多的企業,此前同樣以余熱發電業務在創業板上市的易世達,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實施的余熱發電項目還不到天壕節能的三成。天壕要完成如此大量的項目必然需要大量的資金來支撐。
隨著天壕節能投入運營的合同能源管理余熱發電項目增多,項目收益開始逐步增長,并形成穩定現金流。2009年至2011年,天壕節能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1109.35萬元、2971.16萬元、5155.26萬元。由于天壕節能擬建或正在運營的合同能源管理項目數量較多,即便某些項目會因不確定因素影響項目收益,但并不會影響公司整體業績。
國家政策層面上仍在大力推廣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明確提出,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落實財政、稅收和金融等扶持政策,引導專業化節能服務公司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為用能單位實施節能改造,扶持壯大節能服務產業。引導和支持各類融資擔保機構提供風險分擔服務。
截止到2012年2月,全國備案的從事合同能源管理節能服務的企業數量達到2339家。據了解,目前國內涉足節能服務產業的上市公司約有30余家,隨著“十二五”規劃的落實,到2015年國內節能服務上市公司有望突破100家。[文/清晨]
本文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深入專題了解:節能服務產業市場的資本博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