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大眾日報11月24日報道,為強化核能發展頂層設計,山東省已編制核能中長期發展規劃。根據規劃,未來10年到15年,山東省將積極推進先進三代及以上核電技術應用,重點推進沿海核電項目建設,核電裝機規模將達到3000萬千瓦以上。
截至目前,山東省內在運在建核電裝機為570萬千瓦,包括已投運的海陽核電一期兩臺機組、處于全面調試階段的榮成高溫氣冷堆示范工程和在建過程中的國和一號示范工程,與3000萬千瓦的遠期目標還有相當大的距離。
相較于國內其他核電大省,山東的目標也顯得十分宏大。比如廣東,截至去年底核電裝機為1614萬千瓦,廣東提出,到2025年核電裝機約1850萬千瓦。
不過,開建核電站并不是地方上可以直接決定的重大投資事項,而是要經過漫長且嚴苛的審批流程。
據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了解,一個項目經歷預可研、順利列入省級建設規劃等流程后,才能上報國家能源主管部門,拿到批復后,還要再經過可研階段環境影響評價報告、廠址安全評價報告等審批,方能提前國務院審核。任何一個環節審批失敗,都意味著前期工作付諸東流。在哪里建設核電站,是一個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多重研究認證、綜合考慮各方因素的結果。
山東還提出,依托核電項目建設,全力培育一批核能特色產業集群;同步加快核電主管道、海水循環泵葉輪、核安全殼、核島制冷設備等自主裝備制造,推進核能海水淡化、核能制氫、質子醫療等核能綜合利用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