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從鋼鐵央企鞍鋼集團方面獲悉,11月17日,鞍鋼集團正式發布《鞍鋼礦山生態修復三年規劃2020-2022》(下稱“《規劃》”)。《規劃》提出,計劃用3年時間,對鞍鋼礦業公司所屬的9座礦山進行系統性的生態修復,完成治理面積434公頃,種植樹木340萬株,實現礦區環境生態化、開采方式科學化、綜合利用高效化、礦區社區和諧化目標。
據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作為中國最具資源優勢的鋼鐵企業,鞍鋼集團制定實施了《鞍鋼礦山綠色礦山建設總體規劃》、《鞍鋼礦山生態恢復治理規劃》,對歷史遺留的環境問題進行分期治理,分步實施。啟動了生態修復工程,確定了33個綠化復墾項目;打響了礦山污染防治攻堅戰,完成鍋爐脫硝、煤場封閉等重點環保項目;推進了系統創新,對生產全過程實施精益化管理;發展了循環經濟,實現固體廢棄物的減量處置。
目前,鞍鋼礦山露天采礦資源回采率達到了97%以上,井下采礦資源回采率達到了88%以上,均為國內同行業領先水平,有10個鐵礦山成為“國家級綠色礦山”。
鞍鋼集團稱,此次發布的《規劃》以鞍鋼集團總體規劃為依托,以建設世界領先的智能化、純綠色礦山為目標,對鞍鋼礦業公司所屬的9座礦山的生態修復工作進行整體性規劃,進一步加大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力度,促進礦產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
《規劃》明確堅持因地制宜、突出重點的原則;堅持與城市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銜接的原則;堅持生態優先,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相統一的原則;堅持規劃的戰略性和可操作性原則;堅持礦山企業主導、政府協助、公眾參與的原則,在創造生態效益的同時,兼顧工程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
鞍鋼集團表示,通過實施系統性生態修復,于今年年底,完成治理面積115.7公頃;明年,將完成治理面積168.8公頃;2022年,將完成規劃中全部的生態治理項目。
據悉,在《規劃》推進過程中,鞍鋼集團將實施專業化治理、項目化運作,對照項目清單,壓實責任、倒排時間、掛圖作戰,做到守信踐諾,確保三年規劃目標如期實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