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行業資訊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行業資訊 >> 國內資訊 >> 正文
我國能耗降低百分之二十意味著什么
來源:不詳 時間:2007/4/24 12:36:01 用手機瀏覽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了201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的目標。實現這一目標意義重大,又任重道遠。

  目前,我國已進入新一輪經濟增長周期,并表現出了日益顯著的重化工業特征。我國已成為世界煤炭第一消費大國,石油和電力第二消費大國。短時期能源消費劇增,使我國不少地方出現了“電荒”、“油荒”、“煤荒”,能源瓶頸已經制約了經濟增長,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產生活。

  就國內資源狀況而言,我國人均石油、天然氣、煤炭可采儲量分別僅為世界平均值的10%、5%和57%,能源短缺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軟肋。從能源利用效率來看,我國單位產值能耗水平較高。占全球總人口1/5的中國,對全球 GDP的貢獻只有4%,但單位產值能耗卻是發達國家的3至4倍,能源消耗量占世界的比重中,石油為7.4%,原煤為3 1%,主要產品能耗比國外平均高40%。

  按照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十一五”規劃的建議,把單位產值能耗降低20%,意味著我國的發展模式、能源戰略要實現根本性轉變。主要發達國家在重化工業時代,都是以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廢棄為特征的。然而,中國現階段已喪失了用這種模式發展的條件,只能走資源節約型道路。節約和合理利用能源、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既是我國緩解能源制約的一種現實戰略,更是提升經濟增長質量、創新發展模式的重要手段。因此,我們要將節約資源作為新時期的基本國策,加快構建資源節約型國民經濟體系。

  能耗降低20%,要求地方政府在研究制定區域規劃時增強憂患意識和危機意識,切實轉變發展觀念,把節約資源、降低消耗作為發展的一項基本條件,堅決摒棄那種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發展模式,杜絕“吃祖宗飯、斷子孫糧”的錯誤做法,代之以高科技含量、低資源消耗的可持續發展模式。

  政府要完善相關的政策法規,形成有利于節約能源的體制和機制。要建立并完善能源消耗評價指標體系,并將其列入政績考核內容。加快能源產品價格的市場化改革進程,用價格機制、稅收杠桿來調節能源的分配和消耗,“逼迫”人們節約能源。建立嚴格的市場準入制度,堅決淘汰浪費能源的落后工藝、技術和產品。嚴格進行執法檢查,嚴肅查處各種破壞和浪費能源的違法違紀行為。

  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的生產方式和科學合理的消費模式。生產企業要不斷加大科技創新力度,積極采用新能源,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節能低耗環保型企業。同時,要在全體國民中強化節能意識,批判追求奢侈、浪費的不良現象,在全社會形成“節約能源光榮、浪費能源可恥”的氛圍。如此,能源消耗降低20%的目標才可能實現。王學江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重慶計劃對燃煤機組進行節能監察
2015年陜西省節能降耗情況分析
節能“有察有管”
青島科技大學開發出建筑節能阻燃墻體材料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高效組合式建筑節能”項目通過技術
超額完成節能減排任務 聊城獲省政府通報表揚
北京燃煤擬再減4成能耗 超標區縣將調控
淮安確定今年減排目標 能耗比2010年下降18%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9 CHINA-ESI.COM
鄂ICP備1600209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