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到六大高耗能行業,該人士以高耗能行業中的水泥行業為例,“十一五”末總產量只有17億噸,2011年底已經突破20億噸;鋼鐵行業的高增速直到11月份才放緩,產能接近6 .9億噸,“我國還處在工業轉型升級的不可逾越的階段,市場對高耗能行業的剛性需求,增加了工業能耗水平!痹撊耸糠Q。
在計算方法上,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康艷兵主任向記者解釋道,由于大部分高耗能行業的產品附加值和利潤率較低,因此工業增加值(分母)的增速跟不上能耗(分子)增速,因此導致了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分數)不降反升!白吒呖萍嫉男滦凸I化道路,產業結構、產品結構的轉型升級,由以量取勝轉為以價取勝,是解決工業節能的治本之策!笨灯G兵建議。
工信部在工業節能方面的決心不可謂不大。2010年底,工信部原部長李毅中曾提出:“初步確定,力爭2015年,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比‘十一五’末降低16%左右。”到了2011年3月底,工信部提出,到“十二五”末,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要比“十一五”末降低18%,比原目標調高2個百分點。另據工信部相關人士透露,日前印發但尚未公布的《工業節能“十二五”規劃》,更將2010年底的原目標調高5個百分點,達到21%。
“然而,體制性問題也加大了工業節能難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權威專家表示,一方面,工信部不掌握中央及地方工程項目的投資審批權,也無法直接對高耗能企業進行“關停并轉”;另一方面,工業部門相對于交通、建筑、消費部門,被認為是完成“十二五”全國節能目標的“主戰場”,工業節能目標被不斷加碼?灯G兵表示,一般認為,工業能耗占全國能耗總量的60%至70%。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李佐軍說,由于“穩增長”被視為宏觀調控的首要目標,“工業穩增長”被放在突出位置,各地方將“保增長”置于“調結構”之前的風險加大,更容易重蹈發展體量大、來錢快、G D P貢獻率高,但往往也是高耗能行業的覆轍。
上一頁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