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相關主管部門獨家獲悉,受六大高耗能行業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不降反升”所累,“十二五”開局之年,工業全行業無法完成同比降低4%的節能目標,“據初步預計,完成額只能在3%到3.5%之間”。多位受訪的專家表示,隨著今年“工業穩增長”被放在突出位置,工業節能形勢將更加嚴峻;六大高耗能行業的技改空間已經相當有限,提高產品附加值才是治本之策。
工信系統一位知情人士20日告訴記者“十二五”期間,部分高耗能產品的單位產品能耗(簡稱“單耗”)已經接近國際先進水平,部分龍頭企業甚至已經超過國際先進水平,單耗隨技術進步下降的空間已經不大。
該人士稱,“十二五”期間,工業節能將不得不從技術節能之外增加管理節能,在單項技術節能之外增加系統集成技術節能。同時,在戰略上有“四大轉變”:一是從六大高耗能行業等重點企業擴展到包括輕工、煙草等工業全行業;二是從萬噸規模以上企業擴展到中小企業;三是從工藝過程節能轉變為產品全生命周期節能;四是從國內企業節能挖潛轉變為與工業走出去結合,推動相關產業向國外的梯隊轉移。
對于工業節能目標無法完成的原因 ,上述工信系統人士解釋道,2010年正值“十一五”末,為了完成五年工業節能目標,各地采取了“拉閘限電”“暫緩開工”等鐵腕措施,當年工業能耗技術較低,當時壓下來的項目都在2011年重新啟動,因此有一定的翹尾因素。
此外,該人士認為,去年經濟增速相對于節能減排的要求仍然過快“今年要繼續往下壓”。據該人士稱,初步測算顯示,2011年全國G D P同比增速高于8%的預定目標,與此同時,全國單位G D P能耗、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卻同時完不成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