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山西焦化行業節能減排機制
山西是全國最大的能源和重化工基地之一,由于獨特的資源優勢,長期以來逐步發展形成了以能源原材料為主導和支柱的產業結構,為國家的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但同時由于粗放的生產方式和畸重的產業結構導致資源消耗強度大、能源利用效率低、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嚴重等一系列突出問題,成為制約山西經濟社會發展的“短板”和“瓶頸”。與會專家一致認為,一方面將節能減排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有效抓手和重要途徑,才能實現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另一方面加強節能減排法制建設,完善相關政策法規體系,并通過市場機制推進節能減排和污染治理,走以人為本、科學發展、和諧穩定的道路。
實施節能重點工程和循環經濟重點工程
實施焦化熄焦設備改造、系統節能、能量系統優化、余熱余壓利用等節能改造工程以及節能技術產業化示范工程。實施資源綜合利用、產業園區循環化改造、資源循環利用技術示范推廣等循環經濟重點工程。另外,重點節能減排項目政府給予適當政策引導和資金支持。
強化重點用能單位節能管理,加強工業節能減排
依法加強年耗能萬噸標準煤以上用能單位節能管理,開展萬家企業節能低碳行動。重點推進電力、煤炭、鋼鐵等行業節能減排,明確目標任務,加強行業指導,推動技術進步,強化監督管理。
加快節能減排共性和關鍵技術研發及節能減排技術的推廣應用
在相關科技計劃和專項中,加大對節能減排科技研發的支持力度,完善技術創新體系。重點推廣能量梯級利用、低溫余熱發電、先進煤氣化、干熄焦、等節能減排技術。目前山西省焦炭產量在8000萬噸以上,是僅次于冶金、煤炭的第三大工業行業和第一大出口創匯產品。但是存在建設規模失控、資源浪費較大、環境污染嚴重等問題。為此,山西焦炭急需推廣清潔生產技術,標本兼治,實現可持續發展。山西煉焦業要實現產業升級、可持續發展,必須發展清潔型煉焦新工藝、走技術創新之路。
完善水汽熄焦新技術效益、投資及相關設備的深度分析,加快推進產業化
水汽熄焦新技術是山西焦化產業節能減排的“一劑良藥”。應盡快完成相關設備連續運行的指標、詳細的經濟效益分析、整套工藝技術的投資分析等。專家建議該項工作盡快與企業聯合,加快產業化推廣,實現現有焦化行業的節能減排。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