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花旗銀行(Citi)分析師在一份報告中表示,中國正致力于減少碳排放量,預示中國將更多地使用清潔能源,而減少對煤炭的依賴。
2、他們補充稱,從長遠來看,這意味著可再生源領域企業可能會受益,而與煤炭和石油行業相關的企業將成為主要輸家。
3、中國計劃于2060年實現“碳中和”目標,花旗針對此在報告中預測了部分股票的起落。
花旗分析師認為,盡管中國目前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國,但是發展綠色環保和應對氣候變化的決心已更加堅定,因而投資者有機會從這一長期發展中獲得資金。
在9月30日的第七十五屆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上,中國方面強調,中國將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愿承擔與中國發展水平相稱的國際責任,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為實現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確定的目標作出更大努力和貢獻。
路透社的研究人員說,這意味著中國將成為一個凈零碳排放國,有助于實現本世紀全球氣候變暖的速度減緩0.2-0.3攝氏度。
花旗分析師在一份最近的報告中表示,中國的減排目標預示其將更多地使用清潔能源,而減少對煤炭的依賴。他們補充稱,從長遠來看,這意味著可再生能源領域企業可能會受益。
“太陽能和風能相關公司,應該是中國轉向清潔能源進程中的最大受益者。”報告寫道,“除此以外,投資方青睞天然氣分銷商、電動汽車制造商和某些相關工業實體!
花旗列出了五家“最值得”買入股票的中國公司:
信義義能——太陽能光伏玻璃制造商;
金風科技——風力渦輪機制造商;
新奧能源——天然氣分銷商;
比亞迪——電動汽車制造商;
贛鋒鋰業——氫氧化鋰(用于制造電動汽車電池)供應商。
中國綠色目標實現進程中的輸家
花旗分析師認為,中國目前依賴煤炭能源,而煤炭“在各種能源中碳排放量最大”。因此,他們補充說,煤炭在中國能源結構中所占份額將隨著中國碳中和目標的實現而大幅下降。
(圖源:英國石油公司發布的《2020年世界能源統計評論》)
花旗預測,世界能源結構中,到2060年,煤炭占比可能從2019年的約57.6%下降至的15%,而石油占比可能從19.7%下降至12.1%。同時,天然氣和可再生能源的份額可能會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