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行業資訊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行業資訊 >> 高層動態 >> 正文
今年整體減排目標或難實現 減排還需央企挑大梁
來源:中國新聞網 時間:2011-12-13 15:23:41 用手機瀏覽

    12月8日,中國國家發改委副秘書長、環資司司長趙家榮稱,如果當前形勢得不到扭轉,年初確定的節能減排目標將不能實現。作為 “十二五”開局第一年,這個局能否開好、各項目標能否實現好對實現“十二五”節能減排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據中新網能源頻道了解,環保部今年年初確定的減排目標是:包括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在內的四種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比2010年下降1.5%;在節能方面,今年要完成單位GDP能耗下降3.5%。

  但據趙家榮提供的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我國單位GDP能耗僅下降1.6%,與全年3.5%的目標相距甚遠。另外,上半年,氨氮排放量僅下降了0.73%,氮氧化物排放量不降反升,同比上升了6.17%。

  “十一五”完成節能減排目標

  央企挑大梁

  “十一五”期間,國資委相繼出臺了《中央企業節能減排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國資委令第23號)、《關于加強中央企業節能減排工作的意見》和《中央企業任期節能減排管理目標》等一系列文件督促中央企業做好節能減排工作,將央企推到了一個排頭兵的位置。

  在行政力量的強大推動下,央企的節能減排工作進行的雷厲風行,有些企業甚至在2009年就完成了“十一五”的節能減排任務。納入國家千家企業節能考核的190家中央企業及所屬企業,五年節能4900萬噸標準煤,是國家下達的節能考核目標的1.8倍,占全國千家企業節能量的32.7%。

  即使是像火電企業這樣的污染大戶,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在發改委發布的“十一五”期間節能減排優秀中央企業的名單中,五大電企皆榜上有名。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底,中央企業累計關停小火電機組4007.9萬千瓦,淘汰落后電解鋁產能23.6萬噸,分別占全國“十一五”關停目標的80.2%和36.3%。中央五大火電企業二氧化硫排放量減少295.9萬噸,占國家“十一五”減排總量目標的116%。

  據中新網能源頻道了解,“十一五”時期,中央企業萬元產值(可比價)綜合能耗下降20.28%;二氧化硫排放量減少36.30%,降幅超過全國平均水平22.01個百分點;化學需氧量排放量減少36.13%,降幅超過全國平均水平23.68個百分點,為國家完成“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作出了重要貢獻。

  排放標準更嚴格

  火電央企減排壓力最大

  經歷了“十一五”雷厲風行、大刀闊斧的淘汰落后產能之后,業內專家都預測“十二五”的減排標準將更加嚴格。而在國家出臺的 《“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上,這一點似乎得到了印證。十二五的節能減排標準不僅在生產能耗上做了具體規定,還加入了總量控制,并與央企簽責任書。

  方案提出,到2015年,全國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到0.869噸標準煤(按2005年價格計算),比2010年的1.034噸標準煤下降16%,比2005年的1.276噸標準煤下降32%。2015年,全國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總量分別控制在2347.6萬噸、2086.4萬噸,比2010年的2551.7萬噸、2267.8萬噸分別下降8%;全國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總量分別控制在238.0萬噸、2046.2萬噸,比2010年的264.4萬噸、2273.6萬噸分別下降10%。

  氮氧化物是造成“灰霾天”的一大魁首,2011年的冬天,持續不斷地灰霾天氣更讓公眾和政府堅定了治理氮氧化物排放的決心。而作為氨氮和氮氧化物的排放大戶,電力企業肩膀上的膽子看來只能是更重了。

  在9月21日最新公布的《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中,又大幅度提高了火電廠污染物排放要求,并對氮氧化物執行非常嚴格的排放標準,要求全國火電企業現役和新建火電機組在2014年前排放的氮氧化物上限值達到200毫克/立方米。

  據環保部預測,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新標準實施后,到2015年,全國需要新增煙氣脫硝容量8.17億千瓦,共需脫硝投資1950億元,2015年需運行費用612億元/年。到2020年,需要新增煙氣脫硝容量10.66億千瓦,共需脫硝投資2328億元,2020年需運行費用800億元/年。對于脫銷行業的環保企業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機遇,但對于已連年虧損的電企來講,經濟壓力無疑將大大加大。

  為了督促五大電力集團完成減排要求,環保部還將與五大電力央企簽署“十二五”污染物總量減排責任書中,要求五大電企承諾削減2-3倍于全國平均水平的污染物。

  減排空間變小

  央企另辟新徑借力新能源

  隨著我國減排工作的逐漸深入,最容易見成效的直接淘汰掉的東西已少之又少。中核集團規劃發展部主任曹述棟在接受中新網能源頻道記者采訪時坦言,經過“十一五”期間的發掘,“十二五”的節能減排空間將更小,難度也更大。他說,“十一五”時期,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大部分高能耗企業開工不足或停產,使得能耗大幅下降。但是,各單位為完成集團公司下達的節能減排目標,能減的已減,能降的已降,剩下的大多是難啃的“硬骨頭”。

  而投資清潔能源無疑是最一舉兩得的減排方式。不僅大量外企和民企趨之若鶩,央企也不甘示弱,大有后來居上之勢。

  2011年12月,神華集團宣布將與青海聯手開發可燃冰。此前,青海省政府于去年6月與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簽署《資源合作戰略框架協議》,由中海油牽頭組建工程研究中心,進行可燃冰勘查研究和試驗。

  而在國家大力推進新能源汽車的利好在政策下,國家電網、南方電網、中石化、中海油等能源巨頭也在充電設施的建設上展開爭奪戰。而以清潔能源核電為主業的中核集團則在水電和風電開發上大展拳腳,首期第一個5萬千瓦風電項目部分機組已實現發電。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廣州市石化提前完成十二五年節能目標任務
南昌提前完成“十二五”工業節能目標
江西提前完成“十二五”工業節能目標
產業縱貫線:節能減排需加強頂層設計
天津市211家企業累計節能523萬噸標準煤
株洲市“十二五”節能任務有望提前完成
天津211企業提前完成國家“十二五”節能量目標
寧波補助污染減排工程 預計發放補助資金6659萬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網站合作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金融服務
項目對接
技術推廣
最新活動
郵件訂閱
中國節能產業網致力于打造節能領域最高效的技術、項目、資金一站式服務平臺。
©2007-2015 China-esi.com
湘ICP備1201188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