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行業資訊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行業資訊 >> 國際資訊 >> 正文
外媒:將了美國一軍 中國成為德班氣候大會明星
來源:中國低碳網 時間:2011-12-7 13:23:50 用手機瀏覽

  【加拿大《環球郵報》網站12月5日報道】題:中國在德班帶來希望之光

  帶著新的自信和得意,中國成了德班氣候大會的明星。中國的每句話都占據了新聞頭條并引發了談判各方的分析。

  今天,當中國代表解振華走進記者會現場時,攝影師和記者一擁而上將他圍住。對于達成2020年后關于碳排放的有法律約束力的協議一事,他宣布了予以考慮的條件。他宣布的內容遠稱不上突破,但這是陷入僵局的談判中為數不多的希望之光。

  中國對任何全球協議都至關重要,因為《京都議定書》的主要反對者——包括美國和加拿大——誓言如果中國不受到協議約束,它們永遠不會接受同樣的約束性協議。如果中國被說服接受全球協議,其他多米諾骨牌就會依次倒下。

  中國現在是氣候談判的強有力參與者。在德班,中國展現出比以往多得多的自信:與記者交談、發表講話、舉行每日媒體活動、甚至首次設立“中國館”宣傳其觀點。

  【德新社南非德班12月5日電】出席在德班召開的聯合國氣候大會的中國代表今天以一項令人驚訝的聲明為大會開場。他說,中國可能最終贊同削減碳排放量。

  中國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說,如果能在德班達成協議,那么中國很可能接受2020年后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目標。

  這項聲明值得注意,因為作為世界上最大二氧化碳排放國的中國一直反對削減排放量,擔心削減排放量將限制其經濟增長。

  主持本周會議的南非國際關系與合作部長馬沙巴內贊揚了中國立場的明顯轉變。她說:“中國在攤牌。其他談判代表也將攤牌,然后工作將取得進展。這正是使我們對朝正確方向前進充滿希望的原因!

  此次談判旨在達成一項協議,以取代將于2012年失效的《京都議定書》。代表們要確定該議定書第—階段失效后第二階段的減排承諾。這個目標似乎從一開始就會受阻,除非主要污染國(如美國和中國)站出來宣布支持。因此,中國看起來使一系列很可能艱難和毫無結果的談判恢復了活力。

  【英國廣播公司網站12月5日報道】隨著聯合國氣候大會進入部長級磋商階段,中國將成為關鍵的成事者或敗事者。

  中國愿意就達成有法律約束力的新協議舉行會談,前提是要滿足5個重要條件,其中之一是歐盟和其他國家仍留在《京都議定書》內。一些觀察家認為,如果中歐找到前進的道路,讓多數與會者滿意的一攬子計劃就可以實現。不過也有人懷疑中國“是在放煙霧彈,這樣它就不會因破壞會談而受到指責”。

  將了美國一軍

  【埃菲社德班12月5日電】中國今天表示愿意簽署未來的減排協議,這使德班氣候大會深受鼓舞。與此同時,美國仍未作出讓步。

  中國的靈活性與美國的死板形成對比。美國談判代表托德·斯特恩指出,美國拒絕接受2020年以前的全球協議,美國認為所有重要碳排放國無條件承擔同等義務是至關重要的,但現在不太可能達成減排新協議,因為新興國家沒準備好無條件接受同等減排目標。

  作為世界第二大溫室氣體排放國,美國的態度今天遭到了綠色和平組織等生態組織的批評。它們抱怨美國“阻撓”抗擊氣候變化的斗爭,認為已到了“美國出局”的時候了。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12月5日報道】中國的最新表態使聯合國氣候大會陷入混亂。面對全球最大碳排放國立場的明顯軟化,各國代表就這一舉動究竟意味著什么展開了辯論。

  在發達國家中,歐盟最為積極地推動新全球協議的達成。歐盟抓住中國代表的言論稱,取得強有力的結果是可能的。但美國表示中方所說的新協議究竟意味著什么并不十分清楚。如果中歐能就協議達成一致意見,那可能會使美國陷入孤立。

  【日本《讀賣新聞》12月6日報道】在德班氣候大會上,一直回避討論減排義務的美中兩國都強調,將積極參加2020年以后的國際新框架的討論。隨著自身國際影響力的提高,中國明確了在全球變暖對策領域謀求談判主導權的立場。

  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上,中國因拒絕承認有關溫室氣體的國際檢驗標準遭到國際社會指責。中國這次的做法是:擺出強硬態度,同時顯示一定的靈活姿態,以免與發達國家產生決定性對立。

  中國看準了自身實力提高并可與美國在今后進行抗衡的前景,因而有意通過新建議為將來主導氣候變化框架談判創造條件。不過,中國的新建議也等于表明,在2020年前它不負擔減排義務。2020年是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之年,它不準備在2020年前放棄發展中國家的身份,而要優先發展經濟。

  奧巴馬政府本來對減排比較積極,并想逼迫中國就范。不過,一些共和黨議員認為根本不存在氣候變暖問題,奧巴馬提出的環境對策法案去年未獲國會批準。美國明年將舉行大選,因此很難在有關減排的氣候框架談判中發揮主導,作用。中國此時表示參加新框架談判并意欲發揮主導力正是看透了美國的窘況。

  各方艱難博弈

  【美國國際新聞社網站12月5日報道】題:減排協議上的小步前進

  在德班氣候大會上,新興經濟大國中國、南非和巴西表示了對2020年后有法律約束力的減排目標的開放態度,只有印度拒絕作出承諾。

  歐盟上周提出了一個“路線圖”。按照該路線圖,包括南非、巴西、印度、中國等新興國家在內的所有主要經濟體,而不僅僅是已簽署《京都議定書》的工業化國家都應接受有法律約束力的減排目標。

  由于各國的要求和期望不同,一周來的談判產生了較大分歧。但讓人意外的是,中國首次宣布它將在2020年現有的自愿承諾到期后接受有法律約束力的氣候協議。南非和巴西也對路線圖表示了興趣。

  但印度表示,到2020年實現將其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排放強度比2005年減少20%到25%的自愿目標就足夠了,印度是世界上人均碳排放量最少的國家之一,更高的目標對其來說沒有必要。

  【德新社德班12月5日電】德班氣候大會的談判被認為是艱難的。世界三大碳排放國(中美。┮礇]有簽署《京都議定書》,要么不愿參加有法律約束力的新條約的談判。

  歐盟說,除非主要的碳排放國在2015年前加入一項將于2020年生效的新條約,否則它將退出《京都議定書》。

  俄羅斯、加拿大和日本已表示打算在2012年12月退出《京都議定書》。加拿大環境部長彼得·肯特今天說,即使中國承諾為其碳排放設定上限,加拿大仍將在明年退出該議定書。

  【法國《回聲報》網站12月5口報道】題:相距甚遠的立場讓氣候談判變得艱難

  歐盟是氣候談判的唯一推動者,但它卻被孤立了。目前,只有非洲國家及其他地區的一些窮國和島國支持歐盟的將《京都議定書》延期的立場。俄日加等國不愿在中印美等貿易競爭對手不承擔相關責任的前提下延長議定書。

  美國始終堅持要求中國、印度和巴西等國接受有約束力的減排指標,否則就不可能達成新協議。

  在中國看來,一切問題都應歸咎于發達國家的自私自利,這些國家已準備將《京都議定書》徹底葬送,因為它們為議定書的延期開出了令人無法接受的條件。

  印度的立場日益強硬。它不同意在德班就針對新興國家的新法律框架展開談判。印度認為,富國已污染大氣長達150年,必須為減排承擔主要責任。


  深入專題了解:2011南非德班氣候變化大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美國將關閉90%燃煤發電廠促進節能減排
巴黎氣候大會不會成為另一個哥本哈根大會
美國取代歐佩克成為國際能源市場主導者
產業縱貫線:應對氣候變化需有法可依
美吁發展中國家采取可持續發展戰略 減少碳排放
美國預計到2030年將減少30%碳排放量
美國出臺新的能效標準將節約資金并減少碳排放
美國減排新舉措 幾家歡喜幾家愁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網站合作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金融服務
項目對接
技術推廣
最新活動
郵件訂閱
中國節能產業網致力于打造節能領域最高效的技術、項目、資金一站式服務平臺。
©2007-2015 China-esi.com
湘ICP備1201188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