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售電與綜合能源服務分會)、中國國際商會、中國海洋工程咨詢協會海上風電分會聯合主辦的“2020中國新能源高峰論壇”于2020年9月6日-8日在鹽城召開。能見App全程圖文直播。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儲能專委會副主任李建林出席智慧能源論壇并發表題為《新基建下儲能典型應用場景分析》的主旨演講。
以下為發言全文:
李建林:各位領導,各位專家,下午好,非常高興能有這次機會和大家交流在新基建下,儲能帶會有哪些新的發展方向。我主要從新基建下儲能到底能干什么、十個經典示范工程、新基建下儲能投資在哪更有前景以及未來展望四大方面為大家詳細闡述。
疫情下,國家層面提出發展新基建,是具有戰略意義的。從特高壓到高速公路,再到城際快軌以及人工智能、大數據、工業互聯網,包括5G等等,這些已經離我們越來越近,在有些領域儲能有明顯作用,并也已見證其有效性,但還有一些領域有待進一步突破。
儲能是國家戰略,國家五個部委在過去短短三到五年內已經聯合發布了二十幾項相關政策,力度之大不亞于十年前搞風電的。在各個省政府層面,儲能的政策就更多了,尤其今年教育部公布了儲能學科,鼓勵學生報考儲能專業,可以說國家在人才梯隊方面已經開始布局。
在政策引導下,在青海、江蘇、河南、湖南、浙江、甘肅等都陸續有百兆瓦級工程投運,在江蘇的鎮江、南京也有很多大型儲能示范項目落地;趦δ艿膹V闊前景,很多人預判,在三到五年之內,儲能能夠達到萬億市長。
新版的十大示范工程中,包括在吉林電網火電靈活改造儲能示范工程、河南電網百MW級電網側儲能示范工程、江蘇、湖南百兆瓦級示范工程等等,這些示范工程證明了儲能存在的必要性和可實施性。
除此之外,新基建儲能有十大投資熱點。
第一個是5G,因為5G基站建設以后電價比較高,導致很多站點停下來,此時儲能將大有作為,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投資熱點并且和新基建非常契合。
第二個是特高壓輸電技術,河南和江蘇的示范工程就是源于特高壓線路,因為特高壓線路要借助儲能的調節能力,使它的調節輸送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第三個是城際軌道交通和高速鐵路制動能量回收技術。在北京一個地鐵站加了1兆瓦的儲能能量回收,使整個地鐵公司節能效果顯著。另外在一些高鐵站屋頂上加光伏的同時在下面部署儲能設備,在高鐵和軌道交通當中也是很有前景的。
第四個是新能源的充電樁、充電站,大家知道海量的新能源汽車,有儲能在的話就多一個調節手段,這方面也是比較有前景的。
第五個是針對高新產業園區綜合能源解決方案,比如說在河北給一個高新產業園區提供綜合能源解決方案,這也是比較有前景的。
第六個是大數據中心,這是用能大戶,這方面也是很有前景的,也做了一些嘗試,也有一些類似的示范工程。
第七個是人工智能,因為儲能隨著規模越來越大,遠程安全和運維技術尤其重要,這方面的一些區塊鏈和人工智能技術已經在示范項目得到成功嘗試。
第八個是變電站直流電源改造,變電站中間很多直流電源都是用的鉛酸電池,借助新型的儲能電池對其進行改造,也是很有意義的。
第九個是共享儲能,在青海共享儲能做了好多試點,誰受益誰買單。
第十個是移動式儲能,在新冠疫情下,各地的配網能力比較弱,主要還是燒柴油,如果在這方面探索成功,意義將非常大,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熱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