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三代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技術華龍一號,本周內捷報頻傳,國內外多個項目迎來關鍵節點。新項目獲得核準、新機組開工、全球首堆開始裝料、海外首堆熱試成功,再加上去年獲得核準的兩個華龍一號項目,自主三代核電技術已從示范工程階段逐漸步入批量化建設時期。
作為自主研制的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與高鐵一起被并稱為“國家名片”。華龍一號是中國核工業核電技術設計、采購、安裝、調試、運營能力的綜合體現,且對帶動國內核電裝備制造業升級具有重要意義。
據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了解,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挑戰,位于福建福清的華龍一號全球首堆工程進度雖較年初計劃有所滯后,但目前工程建設穩步推進,若一切順利,仍可在今年內實現并網發電,這實屬不易。一旦實現,這也將成為全球首個基本如期建成的第三代核電項目。
自主三代核電華龍一號全球首堆福清核電5號機組
兩個采用華龍一號技術的新項目獲得核準
“六穩”“六!贝蟊尘跋,中國重啟核電審批。國務院總理李克強9月2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核準海南昌江核電二期工程和浙江三澳核電一期工程。
會議指出,積極穩妥推進核電項目建設,是擴大有效投資、增強能源支撐、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重要舉措。會議核準了已列入規劃、具備條件、采用“華龍一號”三代核電技術的海南昌江核電二期工程和民營資本首次參股投資的浙江三澳核電一期工程。兩個項目有效總投資超過700億元,將帶動大量就業。會議要求加強核能短板領域攻關,堅持安全第一、質量至上,壓實企業安全主體責任,強化工程建設和運行監管,確保萬無一失。
昌江核電二期項目效果圖
大型核電項目歷來是穩增長及治理大氣的利器。核電站屬于高科技產品,一次性投資金額大、建設周期長,建設過程中需要使用大量機電設備,以及大量的建筑、施工安裝和設計技術服務,而且可以直接或間接向全社會提供大量新增就業機會。2019年7月的國家能源局新聞發布會對外披露,截至當年6月底,山東榮成、福建漳州和廣東太平嶺核電項目已獲核準,這打破了國內新建常規核電機組三年冰封“零核準”的狀態。在此之后,核電審批再次經歷了長達一年多的沉寂期,直至昌江、三澳項目獲批。
海南昌江核電二期工程和浙江三澳核電一期工程均將采用融合版華龍一號技術。其中,位于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縣的昌江二期仍是華能、中核兩大集團的合作項目,華能集團為控股股東。位于浙南的溫州三澳項目則由中廣核集團開發,浙能電力等另外四方股東參股三澳核電項目的開發、建設和運營項目公司中廣核蒼南核電有限公司。
華龍全球首堆開始裝料,向投產邁出關鍵一步
中核集團發布消息,9月4日下午,生態環境部在京向中核集團福建福清核電有限公司頒發福清核電5號機組運行許可證。當天15時30分,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中核集團福清核電5號機組首爐燃料裝載正式開始,隨著第1組燃料組件順利入堆,標志著該機組進入主系統帶核調試階段,向建成投產邁出了重要一步。
首次裝料是核電工程并網發電、商運前最重要的環節之一,在這一階段,全新的核燃料組件被裝入反應堆堆芯,是核電工程中有核試驗和無核試驗的分界點。在裝料完成后,核電機組還需要進行反應堆臨界、機組并網以及50%、87%等各功率平臺系列試驗,最后進行滿功率試運行168小時后投入商業運行。
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中核集團福清核電5號機組首爐燃料裝載正式開始
福清核電基地的1-4號機組于2008年11月至2017年9月間相繼投入商業運行,四臺機組已累計發電超過1300億千瓦時。5、6號機組采用自主核電技術,分別于2015年5月7日和12月22日開工建設。其中,福清核電5號機組作為華龍一號的全球首堆而備受外界矚目。
今年以來,華龍一號福清示范工程的參建單位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先后完成了5號機組熱態性能試驗、雙層安全殼試驗、主控室可居留試驗以及6號機組外穹頂吊裝等。
近十余年來,全球核電建設普遍采用更安全、更經濟的第三代核電技術。首堆是將一種新核電技術的創新設計轉化為工程實踐的過程,因為是首次實踐,所以全球三代核電的首堆建設大多出現了拖期現象。目前看來,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仍基本在按照既定時間表向前推進。
新的華龍機組開工
中核集團旗下上市公司中國核能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核電,601985)9月4日晚間公告,由該公司控股投資的中核國電漳州能源有限公司2號機組已于當天澆筑核島第一罐混凝土(FCD),標志著機組正式開工建設。該公告還披露,漳州核電1號機組已于2019年10月16日開工建設,目前工程建設進展順利,工程重大里程碑節點均按照計劃如期實現。
2020年5月29日7點58分,漳州核電廠1號機組核島反應堆廠房鋼襯里模塊二吊裝就位,標志著漳州核電1號機組核島建設進入了“出零米”的新階段。
漳州核電廠規劃建設6臺百萬千瓦級第三代核電機組,一期工程的2臺機組采用華龍一號融合技術。一期工程在參考電站基礎上進行了多項設計改進和優化,進一步提升了機組的安全性和經濟性。
漳州核電2號機組開工后,中國核電控股在建的機組數量為6臺,其中包括四臺華龍機組:全球首堆示范工程福清核電5、6號機組,以及標志著華龍一號啟動批量化建設的漳州核電1、2號機組。
海外首堆熱試成功
繼全球首堆開始裝料后,華龍一號海外首堆的建設進展也傳來捷報。當地時間9月4日,巴基斯坦卡拉奇核電K-2機組完成一回路降溫降壓,標志著K-2機組熱態性能試驗圓滿結束,為后續機組裝料、并網發電等重大節點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熱試是核電工程建設中承上啟下的重大節點,是在核反應堆還未裝載核燃料的情況下,對反應堆冷卻劑系統設備、管道的密封和焊接質量及相關各系統設計、制造、安裝等質量水平又一次全面檢驗。熱試期間模擬核電廠真實的運行工況,驗證主要設備和系統在熱態工況下運行的可靠性。
華龍一號海外首堆——巴基斯坦卡拉奇核電K-2機組熱試成功
通俗點說,熱試所模擬的,是核電站正常運行時的情況,只不過沒有核燃料在里頭。與35-70攝氏度的冷試溫度相比,熱試溫度接近300攝氏度。既然沒有核燃料,如何達到如此高溫?熱試是通過主泵運轉和穩壓器電加熱器投用,使反應堆冷卻劑系統升溫升壓至熱停堆工況,并在各特定試驗平臺執行一系列調試試驗、運行定期試驗的綜合性試驗階段。這一階段盡可能模擬核電廠各種熱工工況,驗證核島、常規島設備和系統在熱態運行時的可靠性、相關參數是否滿足設計要求。
當地時間8月31日,同樣采用華龍一號技術的卡拉奇核電K-3機組外層安全殼穹頂成功吊裝就位,其核電站主體結構工程已全部結束。華龍一號海外工程由中核集團中國中原對外工程有限公司承建。
華龍一號獲批、在建項目全掃描
至此,目前國內在建及已獲準的華龍一號機組總計達到12臺,分別是:
中核福清核電(5、6號機組),中廣核防城港核電(3、4號機組),中核漳州核電(1、2號機組)、中廣核太平嶺核電(1、2號機組)、華能昌江核電(3、4號機組)、中廣核三澳核電(1、2號機組)。除福清、防城港兩個示范工程外,后續機組均采用了華龍融合技術。
華龍一號是中核集團和中廣核集團在中國三十余年核電科研、設計、制造、建設和運行經驗的基礎上,投入大量精力,充分借鑒國際三代核電技術先進理念,汲取福島核事故經驗反饋,采用國際最高安全標準合作研發設計的自主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的安全和性能指標達到了國際三代核電技術的先進水平,并充分利用中國目前成熟的核電裝備制造業體系,具有良好的經濟性,是中國核電產業“走出去”的主力機型之一。
2015年,華龍一號的國內示范工程在中核福清核電基地、中廣核防城港核電基地雙線落地。五年后,華龍一號核電機組落地國內五個省份,并走向海外。
巴基斯坦,是華龍一號“出海”的第一站。采用華龍一號的卡拉奇核電項目(K-2、K-3)是巴基斯坦國內目前最大的核電項目,廠址位于阿拉伯海沿岸、巴基斯坦卡拉奇市附近,距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堡約900公里。中核集團與巴基斯坦還在2017年簽署了恰,敽穗5號機組商務合同,這是華龍一號“走出去”的第3臺核電機組,也是中國向巴基斯坦出口的第7臺核電機組。
2016年9月,中廣核與法國電力集團、英國政府簽署了英國新建核電項目一攬子協議,中廣核牽頭的中方聯合體將與EDF共同投資興建英國欣克利角C核電項目,并共同推進塞茲韋爾C和布拉德韋爾B兩大后續核電項目。根據協議,華龍一號在通過英國通用設計審查后,將應用于英國布拉德韋爾B項目,該項目將由中廣核主導。今年2月,中廣核宣布華龍一號英國通用設計審查進入最后階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