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行業資訊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行業資訊 >> 國內資訊 >> 正文
廣東電網舉辦節能論壇 把脈社會節能減排
來源:人民網 時間:2011/11/7 14:05:24 用手機瀏覽

  國家在“十二五”規劃中對廣東節能減排提出了約束性指標,到“十二五”末,全省單位GDP能耗在2010年基礎上擬下降18%,高出全國平均16%的目標。節能減排工作任重道遠,下一步該如何推進?記者從廣東電網公司第一屆節能論壇上看到了新的出路。

  11月3日,在佛山舉辦的“廣東電網公司第一屆節能論壇”上,廣東電網公司牽手南方電網綜合能源公司及104家粵企,共同簽署《綠色宣言》。廣東電網公司以自身社會責任促進企業客戶節能減排的努力產生了聯動效應,更多的企業將加入到低碳發展行列,成為廣東電網公司“綠色行動”的一員,為按期完成廣東 “十二五”節能減排目標再添砝碼。

  論壇由廣東電網公司、南方電網綜合能源公司聯合主辦,中國節能協會節能服務產業委員會、廣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佛山市政府出席了本次活動。是廣東電網公司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的又一舉措,也是積極響應國家節能減排政策號召,充分發揮電網企業的影響力和帶動力,實現“創先爭優,為民服務”的重要實踐。

  緣起:電力企業主動承擔節能減排責任

  從落實節能減排問責制到首批低碳試點省市的出爐,從關停小火電機組到組織開展全國電力大檢查,從優化產業結構,積極發展第三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到提高土地開發、信貸融資等的門檻等,政府為節能減排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動和措施,但實際產生的效果反映出的是:作為節能減排的主體,企業的能動作用還沒有被完全激發。讓企業自覺地參與綠色行動,成為節能減排工作的關鍵點。

  廣東電網公司一直主動推進節能減排工作,除自身在輸電過程中努力實現綠色節能調度、降低線路設備損耗、建設企業綠色文化等目標之外,還對電力供應的上下游發揮著重要的引導作用。在電源側積極調整能源結構比例,在客戶側開展節能診斷等多類型的節能服務工作。

  2010年國家六部委聯合發布了《電力需求側管理辦法》,指出“電網企業是電力需求側管理的重要實施主體,應自行開展并引導用戶實施電力需求側管理”,同時提出了電網企業要推動客戶節電不少于售電量的0.3%的考核指標。這標志著我國節能減排、發展低碳經濟的政策,已由以往宣傳鼓勵為主,向強制性執行的重大轉變。

  廣東電網公司一直重視客戶側的節能減排工作,創新工作方式,積極尋求新突破。

  基于對需求側管理和電力消費結構的長期研究,廣東電網公司認為用電客戶在節能減排方面存在較大的潛力,對全省的降耗指標具有強大的拉動作用,因此將大型工商業客戶圈定為今后節能管理的重點突破口之一。廣東電網公司針對用電客戶的實際情況,找準切入點,主動推動客戶節能管理,積極宣傳和推廣新技術,合理引導用電客戶電力節能需求,以用電效率帶動經濟效益的提升,從而促發越來越多的企業參與廣東電網公司的節能“綠色行動”。本次論壇正是在這一背景下產生的。

  啟動:優質服務與宣傳打開客戶節能視野

  廣東電網公司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不斷深化中國南方電網公司以“科學用電,節能減排”為主題的“綠色行動”。從意識和認識入手,通過深化優質服務,普及節電知識、推廣節電技術,探索合同能源管理服務模式,向其傳播先進的節能理念和節能技術,開發用電客戶的節能潛力。

  針對不同用電客戶的用電情況,廣東電網公司開展現場檢查和實際用電情況調研,制定個性化的節電建議書,為用電客戶編制具體的分析圖表和減容計劃。根據客戶行業特點及實施節電改造的可行性,編制電能效審核工作標準。“十一五”期間,廣東電網公司共對2.5萬個新增用電項目提出了節能建議,對13.6萬個低能效客戶進行了節能書面告知,為1.9萬家客戶提供了專業節能診斷。

 

[1] [2] 下一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建設"三美"文成開創電網事業新局面
國網今年市場化交易電量將達1.4萬億千瓦時
兩會正當時 環際低碳創新驅動強化換熱產業大發展
環際低碳擁抱環保產業3.0時代 技術創新成制勝王牌
環際低碳2017年度營銷總結大會圓滿落幕
還祖國一片藍天:選擇室美倫智能養生地暖綠色低碳、節
環際低碳參展19屆水泥技術年會 聚焦余熱發電
二十國關注世界能源未來:綠色、低碳、共享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9 CHINA-ESI.COM
鄂ICP備1600209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