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國家電監會近日發布《通報》顯示,2010年全國13個省的發電企業存在60萬千瓦及以上大型燃煤發電機組發電小時數低于30萬千瓦級小機組的不正,F象。電煤價格的倒掛已經直接影響到了國家節能減排大局。
據了解,60萬千瓦以上大容量燃煤機組發電效率高、煤耗低,排放少;小燃煤機組煤耗高,效率低,排放大。按理說,讓大型機組多發電無論對于企業效益還是國家節能減排都有好處。而現實情況卻恰恰相反。全國13個省大機組比小機組少發電小時數累計達到5060小時。
通報指出,除了個別地區企業由于電網網架結構等因素影響外,大型機組發電少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缺煤停機”。
廈門大學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指出,燃煤機組發電少是煤電矛盾的直接表現。
林伯強:他可能不會告訴你他不發電,他可能告訴你他的檢修時間要更長了,買不到煤了,買不起煤了等等原因。暫且不說沒有發電積極性,這么說可能不完全對因為是國企,但最大的體現就是他對發電的積極性就不那么強了。你發電多努力我是可以看得出來的。因為發電利用小時是在那兒擺著的。
在名單中排在倒數前兩位的分別是,貴州省少發電1033個小時、廣西728小時。
電監會市場部調查專員陳大宇:原來老的30萬機組投產年限較長,它的購煤的渠道以及計劃煤的比重比較大。貴州、廣西新上的機組購煤成本比較高,所以一旦煤價出現波動,首先受到損失的就是60萬機組,電廠的機組就幾個月停在原地不能運行。
[1] [2]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