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多年的全球軌道交通領域“三巨頭”兩兩合并猜想,以歐盟點頭同意阿爾斯通收購龐巴迪運輸公司告終。至此,全球軌交裝備行業的競爭格局更為集中,主要玩家座次重排。市場排名第二的新阿爾斯通公司與排名第一的中國中車的體量差距將顯著縮小。
歐盟委員會在當地時間7月31日發布公告,“有條件”批準法國軌道交通裝備供應商阿爾斯通(Alstom)收購加拿大龐巴迪公司旗下從事鐵路業務的龐巴迪運輸公司(Bombardier Transportation)。兩家公司在聯合公告中對歐委會的上述決定表示歡迎,同時聲明該交易仍須獲得其他司法管轄區的進一步監管批準,預計于2021年上半年完成收購。
兩者合并后的新實體規模將超過德國西門子(Siemens),成為僅次于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601766.SH)的全球第二大軌道交通裝備制造商。
今年2月,阿爾斯通宣布與龐巴迪公司及龐巴迪運輸公司大股東加拿大魁北克儲蓄投資集團簽署諒解備忘錄,同意以58億至62億歐元之間的價格收購龐巴迪運輸公司,以現金和阿爾斯通新股的形式支付。交易完成后,阿爾斯通將獲得約750億歐元的未交貨訂單及約155億歐元的營業收入。
此后,關于歐盟是否會對該交易“放綠燈”的討論一直沒有停止。
強強聯手締造一家“歐洲鐵路冠軍企業”以抗衡中國競爭對手,是兩三年前西門子與阿爾斯通提出合并計劃時的設想,但這一計劃因遭到歐委會的否決而流產。歐委會經深入調查后在2019年2月投出反對票,表示兩家鐵路行業領軍企業的合并或將導致信號系統和下一代超高速列車的價格上漲。
歐委會在7月31日的調查結果中稱,阿爾斯通和龐巴迪都是鐵路運輸領域的全球領導者,合并后的新公司將成為超高速列車領域絕對的市場領導者;在干線車輛領域的市場地位也會強化,尤其是在法國和德國;在干線信號系統領域,合并主體有能力和動機令其他歐洲列車控制系統(ETCS)的設備供應商更難接入其列車。調查證實,該交易并未引發其他市場的競爭擔憂,特別是在干線和城軌信號領域,在上述領域龐巴迪在歐洲經濟區的市場地位非常有限。
為了解除歐委會的擔憂,阿爾斯通提出一系列承諾作為讓步,包括:
龐巴迪運輸公司將V300 ZEFIRO超高速列車研發成果轉讓日立公司,并向后者提供知識產權許可,以維持兩者合作的英國HS2高鐵項目;阿爾斯通剝離Coradia Polyvalent型干線列車生產平臺及位于法國雷神奧芬(Reichshoffen)的生產基地;龐巴迪出售TALENT 3型干線列車生產平臺和位于德國亨尼希斯多夫(Hennigsdorf)的生產基地;為部分車載信號設備及列車控制管理系統提供訪問權限以維持市場競爭等等。
歐盟委員會執行副主席瑪格麗特·韋斯塔格(Margrethe Vestager)在前述聲明中說道:“今后,一個由阿爾斯通公司和龐巴迪公司組成的更強大實體將出現。與此同時,由于采取了上述補救措施,新公司將繼續在其核心市場面臨挑戰,這種市場競爭對歐洲客戶和消費者有益!
根據中金公司研報,從軌交業務收入規模角度來看,2018年,阿爾斯通與龐巴迪分別位居全球軌交行業的第3和第5名,第1、2、4名分別為中國中車(約合198億歐元)、西門子(88億歐元)與GE+Wabtec(約合80億歐元)。合并后,新阿爾斯通公司的軌交收入規模將達到159億歐元,與中國中車的差距顯著縮小,位居全球第2,并將與第二梯隊拉開差距。
西門子、龐巴迪、阿爾斯通在過去幾年里曾就軌交業務整合展開多次談判。早在2015年4月就有消息傳出,龐巴迪與西門子商談合并鐵路業務,龐巴迪發言人對此予以否認。時隔數月后,再次傳出兩家公司的談判消息。兩家公司對彼此非常熟悉,龐巴迪鐵路業務總部就設在德國,也正是西門子總部所在。
2017年4月,又有消息傳出,西門子和龐巴迪圍繞合并部分軌道交通業務展開磋商,希望借此共同應對來自“巨無霸”中國中車的挑戰。2017年9月,西門子與阿爾斯通宣布對等合并以“攜手打造交通領域的歐洲冠軍企業”,因為“一家來自亞洲的企業強勢改變了市場格局”。
針對阿爾斯通收購龐巴迪鐵路業務,法國《費加羅報》今年2月曾援引法國財長勒梅爾稱“這次收購對法國、歐洲、加拿大都是好消息”。原因在于,“阿爾斯通將因此成為歐洲鐵路行業的領頭羊,并將為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做好充分的準備!薄顿M加羅報》分析稱,此次收購有助于阿爾斯通為“應對日益激烈的國際鐵路行業競爭積累更多資本”,尤其是抗衡中國中車。
收購完成后,龐巴迪公司的業務將專注于制造公務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