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煤價高升、發電企業經營困難情況下,對發電機組進行稍微加價補貼,就可以帶動一大批機組正常發電,適當的獎勵可以全面提高機組發電積極性。以河南省為例,目前發電企業平均發電成本0.426元/千瓦時左右,火電機組標桿上網電價0.4112元/千瓦時(含脫硫),發電企業普遍虧損,如果每千瓦時補貼加價1~2分錢,就可以達到盈虧平衡點,鼓勵發電企業多發電,緩解供需緊張局面。
受電容量在315千伏安及以上的大工業用戶的負荷和電量占電網最大負荷和全社會用電量比重(約為46%)較大,對這類電量實施加價,抓住了問題的主要矛盾,執行效果會更好,從各地已經執行峰谷電價情況看,這部分用戶已經安裝分時電能表,實施操作性也更強。
建議具體操作方案為各地在單一高峰時段加價或同時實施高峰時段和尖峰時段加價。高峰時段加價幅度為各省目錄電度電價1.8倍(平段電價上浮80%)左右。尖峰時段為目錄電度電價的2.0倍(平段電價上浮100%)左右。各。▍^、市)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加價幅度。按上述加價原則和全國16個重點缺電省份實施測算,加價金額約為77億元,相當于平均每千瓦時加價0.11元。
加價時間原則上為每年的6、7、8月或7、8、9月三個月,每日高峰時段原則上為8個小時,尖峰時段原則上為2個小時,尖峰時段內含在高峰時段里,不重疊。各地根據實際情況,自行確定高峰的三個月份和每日的高峰時段和尖峰時段。
目前已經實施峰谷電價的地區,參照季節性加價幅度和標準逐漸擴大峰段、平段價差和比價關系。沒有實施峰谷電價的地區,直接按照季節性加價標準實施。實施差別電價和懲罰性電價的地區按照季節性加價幅度,進一步提高企業高峰時段用電價格。
加價資金的征收可采取以下以下兩種方案:
方案一加價資金由電網企業代收代管,操作簡便快捷,但資金未經過財稅部門認可,操作不盡規范,金額有可能會縮水。方案二電網企業即收即交,資金直接進入財政專用帳戶管理,行為規范但補償程序復雜,效率低下。綜合考慮,選擇方案一,目前暫由電網企業代收代管,電網企業建立資金專用帳戶,專款專用,政府部門和監管機構加強對資金收取和使用的管理監督。
征收資金補貼發電企業 有利于提高發電機組負荷率
征收上來的加價資金如何通過分配進行補貼?我們提出了三種思路:
一是對燃氣機組、抽水蓄能機組、頂峰發電燃煤機組加價補貼,加價范圍小、相對簡單,但單機加價幅度大,同時燃氣和抽蓄機組本身性質就是調峰機組,過高加價對其他燃煤機組不公平。況且頂峰燃煤機組難以界定,如果沒有其他機組正常發電,就不會有頂峰機組的出現和貢獻。二是先對燃氣機組、抽蓄機組一次性補貼,按照機組容量和啟停次數貢獻量大小補貼,鼓勵它們穩定啟停和頂峰發電。再對統調燃煤機組按照上網電量所占全網統調燃煤總電量比例分攤補償費用,機組發電量越多,貢獻量越大,分攤比例就越大,補償費用就越多,操作簡單,相對公平。三是先對燃氣機組、抽水蓄能機組進行一次性獎勵,鼓勵它們穩定啟停和頂峰發電。考慮統調燃煤發電機組負荷率大小,超過全網統調火電平均負荷率的機組才能進行補貼,但是對這些機組怎么補貼難度較大,而且目前調度體制下,機組負荷率高低人為干預較大,存在不公平情況。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