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水泥自1996年成立以來,在“由大變強、靠新出強”發展戰略的指引下,實現了新型干法水泥低投資,有力地促進了新世紀新型干法水泥的發展。到目前為止,全集團投產運行日產5000噸以上生產線68條,成為我國規模最大、資產最優質的建材集團企業之一。與此同時,海螺集團著力推廣實施水泥余熱發電技術,拓展節能減排新途徑,海螺集團還自主研發利用新型干法水泥窯處理城市生活垃圾系統。
國產化建設新型干法水泥線
海螺通過與設計、制造等相關單位的聯手攻關,在大型裝備制造等關鍵技術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開了國內低投資、國產化建設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的先河,率先建成了我國第一條日產5000噸新型干法國產化示范線。
1997年9月1日,安徽海螺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其所屬的寧國水泥廠和白馬山水泥廠以水泥生產經營的相關資產出資,獨家發起成立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水泥及商品熟料的生產和銷售。公司產銷量已連續11年位居全國第一,是目前亞洲最大的水泥、熟料供應商。
公司在華東、華南地區擁有豐富的優質石灰石礦山資源,含堿度低,碳酸鈣含量高,為生產高品質低堿水泥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原材料;公司生產全部采用新型干法旋窯工藝技術,裝備先進,實現了從礦石開采到碼頭裝運的全程自動化控制,按照ISO9001國際質量認證體系進行質量管理和監控;依據完備的鐵路、陸路及水路運輸系統,形成了“熟料基地—水泥粉磨站”的專業化生產體系和龐大的市場營銷網絡。截至目前,全集團投產運行日產5000噸以上生產線68條,成為我國規模最大、資產最優質的建材集團企業之一。
2009年,集團可比熟料綜合能耗為118.57千克標煤/噸,低于行業推薦的2010年限額120千克標煤,考慮余熱發電后的實際耗能為105.92千克標煤/噸;可比水泥綜合能耗為97千克標煤/噸,比行業平均水平120千克低19%。與行業推薦2010年限額97千克標煤的標準相當,達到了國際水泥行業的先進水平。按照集團1億噸水泥產量計算,與全國行業平均能耗水平相比,年節約標準煤230萬噸,年節約成本達17.9億元。去年1~9月,噸熟料綜合能耗為118.34千克標煤,考慮余熱發電后的實際耗能為105.65千克標煤(可比能耗更低),較上年繼續保持下降勢頭。
推廣水泥低溫余熱發電
目前,水泥窯低溫余熱發電已經成為水泥企業節能減排的主要途徑之一。
[1] [2]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