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正在穩步推進
5月份國家審計署發布的對中鋼集團的專項審計報告顯示,中鋼集團被合作伙伴占用資金88.07億元,截至2010年6月底未對風險狀況進行系統評估,未形成有針對性的風險應對預案。
媒體曾報道稱,山西中宇帶來的財務黑洞,影響了中鋼集團的上市進程。對于該說法,李可杰此前對媒體透露稱,“中鋼股份的IPO正在穩步推進,環保核查已通過專家評審,其他各項準備工作也在有序推進中”。
目前,中鋼集團在A股市場上控股兩家上市公司,分別是中鋼天源(002057,SZ)和中鋼吉炭(000928,SZ)。
根據環保部此前公示的《中國中鋼股份有限公司申請上市環境保護核查技術報告》,中鋼集團上市平臺中鋼股份目前共擁有全資、控股二級和參股二級企業61家,所從事的行業包括礦產資源、貿易物流、裝備制造、科技研發、綜合服務等。本次上市募集資金計劃投資國內項目共計41個。
鞍鋼的國際化觸角有望伸向東南亞。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在日前舉行的國際鋼鐵協會巴黎會議期間,鞍鋼總經理張曉剛透露稱,正研究投資20億美元在印度建廠的可行性。據悉,這將是中國大型鋼鐵企業首次進軍印度,也是鞍鋼集團繼去年確定在美國建廠后,再次決定在海外建廠。
張曉剛表示,這家鋼企可能為與其他企業合資,希望年產量達到200萬至300萬噸,“該項目是鞍鋼國際戰略的一個環節,這一戰略還涉及研究在某個非洲國家如尼日利亞設廠的可能性”。
對此,蘭格鋼鐵網分析師張琳表示,對鞍鋼來說,200萬--300萬的年產量的規劃已經是輕車熟路,況且印度仍處于工業化初期,鋼材需求會比中國更強烈,鞍鋼如果把目標市場定位好,在海外的發展前景比較樂觀。
據了解,鞍鋼此前將海外戰略合作重點大多放在成熟的發達國家市場,在意大利、西班牙、澳大利亞、英國、美國等均有合資企業。就在去年,鞍鋼就成功與美國鋼鐵發展公司合作,成為首個在美投資建廠的中國鋼鐵企業,近期,還計劃與德國鋼鐵巨頭蒂森克虜伯公司再建立一條合資生產線,開展高端轎車用鋼板方面的研發與生產。
中國鋼材網分析師田新晗向記者表示,鞍鋼如果能在印度建廠,可以直接在原材料產地冶煉,有利于緩解其國內緊張的資源消費瓶頸。據了解,受市場需求趨緩、大宗原材料價格居高不下的交織影響,鞍鋼股份(000898,SZ)2011年半年報顯示,營業總收入463.34億元,同比增長5.21%;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2億元,同比下降92.00%。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