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最近明確要求,開展資源節約活動,努力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并在全社會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一些媒體也紛紛刊登一些節約小常識,以號召全體公民從點滴做起,切實增強節約意識。但記者認為,節約決不是單靠增強老百姓的節約意識就能解決的,還應高度重視開發和應用節能科技。
由于現在我國市場上的用水器具、煤氣開關、電器開關等產品科技含量不高,龍頭、開關極易損壞,漏水、漏氣等問題一直得不到很好的解決。很多家庭,水龍頭換了一個又一個,可水還是照滴不誤;抽水馬桶的進水口軟塞換了一次又一次,依然是滴水不止;煤氣瓶開關修了又修,仍然漏氣。不少家庭不是不節約,只是老找人修理實在費時費力,何況買新配件也花費不少,所以只要問題不大,最后只得任其滴漏。不少公共場所及機關的走廊電燈開關也是換了又換,總是壞,常常一拉亮了就無法拉滅,想做到“人走燈滅”實在不易,無奈任其“長明”。有人計算過,一個滴水的水龍頭,一個月就能“滴”掉3噸自來水。曾有媒體披露說,我國城鎮居民家庭抽水馬桶的漏水問題至今未得到有效的解決,每年因此而漏掉的水資源達上億立方米。至于機關單位和城市公廁原有的老式沖水器每天因“無效”沖水而白白浪費的自來水則更是觸目驚心。諸如抽水馬桶漏水、公廁沖水器 “無效”沖水、電源開關易壞無法拉滅等造成資源浪費的問題,決不是單靠老百姓的節能意識就能解決的。
因此,建設節約型社會,還需要有關部門有關生產廠家高度重視開發和應用節能科技。我們要動員、鼓勵、支持更多的科技工作者以及業余科技愛好者積極投入節能型科技產品的開發研制和發明創造中,生產出更多的科技含量高、產品質量好的節能型高科技產品,從而讓科技這個第一生產力在構建節約型社會中大顯身手!這樣,既有人們強烈的節約意識,又有科技含量高的節能型產品,構建節約型社會才能卓有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