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行業資訊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行業資訊 >> 企業動態 >> 正文
利源煤焦集團焦爐煤氣聯合循環發電項目投產
來源:中國節能產業網 時間:2011-9-27 21:26:27 用手機瀏覽

  日前,河南利源煤焦集團(簡稱“利源”)焦爐煤氣聯合循環發電工程項目正式投產,這是利源年產200萬噸焦化/年項目的主體工程之一。該項目總裝機容量6.2萬千瓦,年發電5億多度,是國內單機容量最大的輕型燃機焦爐煤氣熱電聯產、聯合循環項目。

  該項目總投資額3.8億元,“這個項目3~4年可以收回投資,而且,正在申請CDM項目,英國一家公司計劃購買項目的減排量,如果把這個金額包含進來,項目回報時間更短、回報率更高。”利源董事長兼總經理付玉堂表示。事實上,焦爐煤氣的綜合利用,對于焦炭產能占全球60%的中國來說,具有極為廣泛的發展空間。此前,GE公司在中國沒有焦爐煤氣發電先例,這次有了在利源的全球第一次應用打造樣板工程。

  利源GE燃機焦爐煤氣聯合循環發電工程項目總投資額3.8億元,項目投資中除了GE提供的燃氣輪機外,還包括煤氣壓縮機、制氮壓縮系統、蒸氣輪機等配套設備。顯然,這樣的投資額比用傳統發電方式要高出2~3倍。根據利源網站信息,該集團年產值35億元,利稅3億元,該項目總投資額比利源一年的利稅還多。如此大的投入成本,能否帶來相應的效益?對此,付玉堂似乎比較樂觀,他預計,“3~4年可以收回投資。粗略估計,利源上馬該項目每年將帶來收益1億元!

  事實上,焦爐煤氣是焦炭生產的主要副產品,過去,焦炭企業一般直接燃燒焦爐煤氣然后排放到大氣中,俗稱“點天燈”,不但污染環境還造成資源浪費。目前,焦爐煤氣的綜合利用,主要包括煤化工與發電兩種方式。

  利源對于如何利用焦爐煤氣進行了考量,在煤化工與發電兩種方式中,選擇后者!捌髽I既要追求利潤,也要承擔社會責任。我們曾經考慮過走煤化工道路,用焦爐煤氣制甲醇、二甲醚、烯烴等,但是,這種方式規模與效益比偏低、管理流程相對較長。而且,煤化工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資源,還有其他的污染排放。”付玉堂對本報記者表示。

  相比傳統發電,如此大筆的投入,付玉堂對此的理解是,“焦煤產業如果走傳統發電的道路,是沒有競爭力的,如果走循環發電到余熱發電的方式,相信隨著未來中國資源價格的高漲,一定會有很大的競爭力。”

  “該項目占地面積是相同裝機容量的電廠的四分之一,每度電消耗煤氣只相當于傳統煤氣發電消耗的一半左右,發電效率是普通蒸汽發電效率的2倍。我們廠傳統的燃氣爐機發電項目,發一度電需要1.15~1.2立方米煤氣。但是,該項目0.6~0.65立方米煤氣就可以發一度電,是傳統方式的一半!备队裉媒忉尅

  盡管循環利用是一個時髦詞,但對企業而言,效益是首要命題。除了前期巨額投入外,項目的后期維護成本多少,也是一個待解命題。由于GE航改型燃氣輪機首次應用于焦爐煤氣發電,系統之間的配合還需要磨合,每年的維護費用有待考量。

  “至于兩臺機組的維護費用大概需要多少錢,我現在心里沒數,不過,相信先進技術產生的生產力,絕對會高于它的維護成本。”付玉堂說。

  本報記者了解到,不少銷售工業設備的跨國公司,在維護設備方面的收入已經超過銷售設備本身的收入。

  事實上,后期的維護并不是GE一家的事情,整個項目由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703所進行工藝設計,除了GE機組外,還選用了國內企業的配套設備,主要包括四川大川公司的三臺煤氣壓縮機、上海瑞氣的兩套制氮壓縮系統、南京奧能的兩臺35噸余熱鍋爐、青島捷能的蒸汽輪機等。

  “焦爐煤氣傳統工藝與GE機組的配套,前期存在各種問題。因為焦化產業是傳統產業,和高科技對接需要相應的磨合。通過一段時間的磨合,現在已經解決了很多!备队裉谜f。

  目前來看,項目運行效果比利源之前預計的要好,“在循環綜合利用,特別是煙道氣利用方面達到的效果都要好于我們此前的預期。”付玉堂表示。

  “任何一個復雜工程項目,都有一個磨合和改進的過程,出問題不怕,關鍵是不要有大的損失,另外,如果出了問題,只要找到原因,都可以解決。科學手段,不是能和不能的問題,而是怎么做好的問題!盙E能源集團全球副總裁、中國區總裁溫躍忠對本報記者表示。

  盡管目前利源和GE雙方都對該項目比較滿意,但有多少市場認可價值和推廣價值,還不得知。但和一切示范項目一樣,各方參與者對于其中蘊含的商機,充滿了想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首鋼國際工程簽訂長鋼干熄焦項目總包合同
焦爐煤氣回收利用在鋼鐵煉焦中的節能減排及成本分析
山西新石煤焦化焦爐煤氣制LNG等配套項目獲批
冀中能源井礦集團焦爐煤氣制天然氣可研通過論證
神木潔能2×50MW蘭炭尾氣發電CDM注冊成功
國內單體容量最大的風電場建成投產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網站合作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金融服務
項目對接
技術推廣
最新活動
郵件訂閱
中國節能產業網致力于打造節能領域最高效的技術、項目、資金一站式服務平臺。
©2007-2015 China-esi.com
湘ICP備1201188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