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減少能源產品的碳足跡,油氣生產商將碳中和理念引入液化天然氣(LNG)從上游勘探到終端消費的全過程。
6月21日,澎湃新聞從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獲悉,其全資子公司中海石油氣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氣電集團)與殼牌東方貿易公司簽署采購兩船碳中和LNG資源購銷協議,首次為中國大陸引進碳中和LNG資源。
碳中和是指企業、團體或個人測算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中國海油與殼牌將使用青海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等全球多個基于自然項目的碳信用,抵消兩船LNG從勘探開發到最終消費所產生的全部碳排放,實現全產業鏈“碳中和”。
碳信用也被稱為碳權,是在經過聯合國或聯合國認可的減排組織認證的條件下,以增加能源使用效率、減少污染或減少開發等方式減少碳排放,因此得到可以進入碳交易市場的碳排放計量單位。近年來,因高耗能而飽受環保組織非議的跨國科技公司十分熱衷于通過采購清潔能源電力、投資清潔能源項目、力促供應鏈伙伴使用清潔能源,或是碳購買等方式實現碳中和目標。
在巴黎氣候目標面前,石油巨頭也面臨類似的環保壓力。荷蘭皇家殼牌在今年4月提出,到2050年將其銷售的能源產品的碳排放總量削減65%左右,到2035年削減30%左右。
針對此次交易,殼牌能源執行副總裁賀仕杰(Steve Hill)表示,基于自然項目的碳信用與LNG結合,中國海油與殼牌為中國的天然氣用戶提供了減少自身碳足跡的新選擇。
為使國內更多的天然氣用戶有機會使用碳中和LNG,中國海油將于近期在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進行公開線上競拍。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董事長葉國標表示,將碳中和LNG通過線上交易平臺公開銷售,是全球范圍內的首次創新。
除了有助于優化當地生態系統外,青海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自然項目的碳信用也有利于擴大林農收入來源、增加就業并消除貧困。
氣電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武文來表示,作為中國最大的LNG進口商,氣電集團致力于為中國消費者提供穩定、可靠、安全、綠色、低碳的能源產品。中國海油與合作伙伴首次為中國大陸天然氣消費者供應碳中和LNG,在應對氣候變化和守護祖國綠水青山的同時,進一步發掘綠水青山所蘊含的生態價值,助力當地林農脫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