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月前向中國核能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核電,601985)遞交辭呈的資深核電企業高管張濤,以新身份亮相大型發電央企華能集團。
華能核電開發有限公司的一則消息顯示,6月17日,在抓好疫情防控、推進復工復產的特殊時期,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示范工程“聚力攻堅杯”勞動競賽啟動會以視頻會議形式召開。集團公司董事、黨組副書記、工委主任王森出席會議并講話,宣布勞動競賽啟動。集團公司副總工程師、核電公司黨委書記、執行董事張濤主持會議并代表核電公司表態發言。
據澎湃新聞了解,這位張濤即為不久前離開中國核電的前總經理。公開簡歷顯示,現年52歲的張濤在進入中國核電之前曾歷任核電秦山聯營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兼運行處處長、副總經理,中國核能電力有限公司(原中核核電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秦山核電有限公司董事長,核電秦山聯營有限公司董事長,秦山第三核電有限公司董事長,中核核電運行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一直在中核集團系統內工作。
新高管的到任,折射出以常規電為主業的華能集團在核電領域的發展雄心。
華能涉足核電,其實很早,以全球首座具備第四代安全特征的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為切入口。2004年12月,華能與清華大學、中國核建(現已與中核集團重組)簽訂《關于共同合作建設高溫氣冷堆核電示范工程投資協議》,三方確認共同組建核電公司,負責建設、運營一座20萬千瓦級商用示范高溫氣冷堆核電站。一年后,華能成立華能核電開發有限公司,專門從事核電投資、開發、建設運營及相關領域的科技研發和技術服務。
高溫氣冷堆示范工程的起點很高,2006年2月被列入國家科技重大專項。2007年1月,華能、中國核建、清華大學各出資47.5%、32.5%和20%成立華能山東石島灣核電有限公司,負責建設運營管理示范項目。但受到日本福島核事故后國內叫停核電項目審批等事件影響,石島灣高溫氣冷堆項目走走停停,直到2012年12月才正式開工建設。不同于目前全球主打堆型壓水堆,新的技術路線要從實驗堆走向示范堆并非易事,目前,該項目尚未投產發電。
而華能推進中的核電發展戰略,遠不止一座高溫氣冷堆。
2018年底,履新華能“一把手”僅44天的舒印彪主持召開“華能集團高溫氣冷堆及核電發展院士專家咨詢會”。據《中國能源報》報道,舒印彪在會上表示,“華能肩負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使命,建設世界首座模塊式高溫氣冷堆示范工程,推進產學研結合,是落實中央關于企業作為技術創新主體的有益嘗試。未來持續提高低碳清潔能源裝機比重,努力發展核電是華能的選擇之一!
彼時,華能還通過參股核電項目積累經驗、打磨隊伍:包括海南昌江核電一期(首臺機組2010年4月開建,2016年1月投產,參股49%)、山東海陽核電站(1號機組2018年10月投產,參股5%)、CAP1400大型先進壓水堆示范電站(參股25%),以及福建霞浦示范快堆(2017年12月開建,參股10%)。
在核電行業,素有“核電牌照”的說法。核電站建成后收益穩定,但沒有核電牌照,就只能以參股形式參與核電項目。核電牌照的持有者并沒有明文規定,澎湃新聞此前曾報道,《核電管理條例》在多年里幾易其稿,博弈的焦點之一就是如何設置核電控股股東的準入條件。長期以來,國內擁有核電牌照、也即核電項目業主資質的只有中核集團、中廣核集團、國家電力投資集團三大核企。華能集團雖然通過控股石島灣高溫氣冷堆項目成為業主,但由于該項目并非傳統意義上的商業核電站,是否由此擁有“核電牌照”在業內不乏爭議。
但是,隨著華能核電版圖繼續拓展,這一爭議已有定論。
2019年11月,海南昌江核電二期項目全面啟動。項目規劃建設兩臺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機組,機型選擇“華龍一號”(融合版)技術方案。按照計劃,二期工程3號機組將于2020年8月澆筑核島首灌混凝土,2025年建成,4號機組2026年建成。
根據華能核電開發有限公司和中國核能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簽署的投資協議,由前者控股的華能海南昌江核電有限公司,是昌江核電二期工程兩臺機組的投資、建設和運營管理主體。這意味著,華能在控股建設壓水堆核電項目上實現了突破。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華能集團董事長舒印彪接受界面新聞采訪時曾談及該公司的核電規劃。舒印彪表示,核電是重要的清潔能源,是唯一能夠大規模替代傳統化石能源的基荷電源,既是華能不可失去的戰略資源,也是加快綠色轉型、持續提高低碳清潔能源裝機比重的至關重要的抓手。華能將抓住國家推動能源高質量發展,以及核電安全高效發展的契機,加快核電產業布局,推進核電發展戰略實施,克服一切困難,盡快實現核電突破發展。
“一方面,我們把高溫氣冷堆示范工程高質量投產作為重中之重,力爭早日在核電領域取得實質性成果;另一方面,著眼長遠,將推進昌江二期、石島灣、霞浦等核電廠址的開發建設,爭取‘十四五’期間核準開工一批壓水堆核電項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