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我國節能減排目標是2010年萬元GDP 能耗由2005年的1.22噸標準煤下降到0.98噸標準煤左右,下降20%,實際做到下降19%,目標基本實現。十二五提出十二五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到0.869噸標準煤,比2010年的1.034噸標準煤下降16%,我們認為,隨著節能減排邊際效用的降低,未來5年國家對節能減排的力度將有增無減。
我們認為工業節能、建筑節能仍將是十二五節能減排重點,具體子行業包括余熱鍋爐、高效節能電機、建筑節能、照明節能。
十二五將新增余熱鍋爐2000萬千瓦,根據我們測算,目前我國每年新增余熱裝機量在200-250萬千瓦左右,根據此規劃,未來3年余熱鍋爐行業的復合增速將保持在30%以上。按照余熱發電系統8000元/KW 左右的造價,十二五余熱鍋爐市場1500億元左右。但應注意到,鋼鐵作為余熱發電的最大市場,受行業周期、自身電價敏感性等原因,其余熱市場一直沒有發展,十二五能否真正啟動還存在不確定性。
十二五建筑節能指標有較大提高,北方采暖地區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和節能改造4億平方米以上,夏熱冬冷地區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5000萬平方米,公共建筑節能改造6000萬平方米,相比十一提出的完成北方采暖地區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5000萬平方米大幅提高。
電機系統運行效率提高2-3個百分點,與此前出臺的節能中長期專項規劃中提及的電機系統節能目標變動不大,變頻器、高效節能電機依然是發展重點。變頻器市場空間足夠大,未來幾年仍將保持30%以上的復合增長。
高效節能電機由于推廣政策存在缺陷,過去發展并不順利,未來能否突破有待觀察。
總體看來,我們認為超預期的行業主要是余熱、建筑節能和污水處理,受益上市公司包括金通靈(300091)、杭鍋股份(002534)、易世達(300125)、達實智能(002421)、泰豪科技(600590)、金自天正(6005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