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宕多時,決意在氫能領域領跑全球的德國政府各部門終于就該國頂層氫能戰略達成一致意見,于6月10日通過了《國家氫能戰略》。德國國家氫能委員會同時宣告成立,25位成員已由內閣任命。這份《國家氫能戰略》明確了“綠氫”的優先投資地位,最晚在2040年之前,德國將在國內建成10GW(1GW=1000MW)的電解綠氫產能,其中一半將在2030年以前建成,此外還包括建設制氫所需的額外可再生能源裝機。
因德國聯邦政府各部門和政黨間在氫能發展的路徑和目標上存在分歧,該國氫能戰略的出臺屢屢遇挫。盡管氫氣的燃燒本身不產生二氧化碳,但是,純氫在自然中并不獨立存在,全球目前的氫氣產量中,近99%的氫氣制造仍然高度依賴天然氣和煤等化石燃料,其中來自天然氣的氫氣產量占到76%。國際能源署2019年的報告顯示,每年全球制氫行業共排放二氧化碳830億噸,相當于印度尼西亞與英國的年排放之和。
德國最終獲得通過的氫能戰略文件明確,只有以可再生能源為基礎的氫氣(“綠氫”)才是可持續的,因此“綠氫”將是未來投資的優先領域。所謂“綠氫”,指的是使用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得到的氫氣。與之相對應的是“灰氫”和“藍氫”:以化石能源為原料,通過蒸汽甲烷重整(SMR)或自熱重整(ATR)等方法制造的氫氣成本較低,但是碳強度較高,被稱為“灰氫”。在甲烷蒸汽重整與自熱重整制氫過程中增加碳捕捉和貯存環節,可以降低碳排放量,但無法消除所有碳排,這樣制出的氫氣被稱為“藍氫”。
6月10日,德國聯邦內閣通過了《國家氫能戰略》,德國國家氫能委員會同時宣告成立。圖片來源:德國聯邦經濟與能源部網站
去年,德國正式宣布將在2038年前徹底棄煤,并到2030年時溫室氣體的排放量較1990年水平減少55%,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凈零排放。目前,天然氣占到德國基礎能源消費的接近四分之一,這意味著德國必須尋找更清潔的能源,以期在本世紀中以前達成相應的氣候目標。在此背景下,氫能備受倚重。目前,德國生產的氫能占全球總量的約20%。去年7月,德國聯邦經濟和能源部長Peter Altmaier宣布德國希望成為氫能技術領域的“世界第一”。上周,德國政府公開了1300億歐元規模的經濟復蘇計劃,其中提出至少投入90億歐元發展氫能。
德國氫能戰略制定過程中,何種制氫路線最符合德國的環境和氫能產業發展利益是各方的爭論焦點之一。德國是歐洲國家中最大的天然氣進口國和消費國之一。今年2月,德國《國家氫能戰略》的一份草案外泄,當中明確稱氫能發展計劃將包含以天然氣為原料生產的傳統氫氣。牽頭制定該戰略的德國經濟部門認為,在氫能制造中使用天然氣有助于快速撬動該產業。但德國的環境與研究部門認為,這將使得綠色氫能的發展延滯。
另一個爭議點——綠氫自產還是進口上,這份戰略文件也給出了答案:德國將在未來進口大量綠氫,因為該國沒有足夠的空間來安裝制造它所需的大量可再生能源。
文件認為,應在德國開發氫技術的“本國市場”并為進口鋪平道路。德國聯邦政府預計,到2030年,氫的需求量約為90至110TWh(太瓦時)。為了滿足部分需求,總裝機容量達5GW的發電廠(包括必要的海上和陸上能源發電)將到2030年在德國建成。德國氫能戰略還將北海和波羅的海周邊的歐洲國家,以及南歐國家看作潛在的綠氫供應國,但同時也提到跟發展中國家的能源合作關系。該戰略提出了一項行動計劃,其中列舉了政府計劃在2023年第一階段擴大市場規模方面采取的總共38項措施。在2024年開始的第二階段中,將鞏固國內市場,并建立歐洲和國際層面的市場。
德國氫能戰略還稱,氫氣是稀缺資源,因此只能在較難通過電氣化完成去碳的重點領域應用。氫能將主要應用于船運、航空、重型貨物運輸和工業(鋼鐵和化工行業)。該戰略提出,利用化石燃料制造但結合碳捕捉技術的“藍氫”將在轉型期內被允許。
繼德國后,歐盟也計劃在6月24日左右發布氫能發展路線圖。在今年7月出任歐盟輪值主席國后,德國計劃繼續在歐盟層面推動氫能市場和相關基建的建設。
德國經濟研究機構(DIW)能源經濟學家Claudia Kemfert教授認為,在疫情后的經濟復蘇之際,德國發布了氫能戰略,這表明對零碳科技的長期投資也是應對未來風險的一個必要措施!暗聡膽鹇赃顯示,與煤炭一樣,天然氣也沒有未來。通過這份戰略,德國正式宣布加入全球競賽,以期成為全球氫能領導者。其他要加強氫能發展的國家也應該認識到,可持續發展和韌性經濟只能通過綠色氫能而實現。”
“采取氫能戰略,為德國成為氫能技術領域的世界領導者鋪平了道路!钡聡摪罱洕湍茉床块LPeter Altmaier說道,“氫能時代已經到來了,技術已經成熟。氫將是能源轉型成功的關鍵商品。這種前瞻性的能源品種將為德國及全球實現氣候目標作出重要貢獻,而德國將成為這方面的領頭羊,正如我們在20年前開始推廣使用可再生能源時一樣。”
德國聯邦交通和數字基礎設施部長Andreas Scheuer稱,交通部門也需要發展氫能技術。氫能戰略為企業制定了清晰的框架,使商業界可以在該領域規劃投資。十多年來,德國交通部一直致力于氫能技術的研究,尤其在研發方面的投資超過7億歐元,現在需要發展面向市場的項目!拔覀冞將支持并建立一個針對上游行業和德國專用燃料電池生產行業的氫能應用和技術中心。這將為德國汽車行業帶來全新前景,并有助于保障大量就業。”
德國《國家氫能戰略》主要提出以下目標:
* 通過主要基于可再生能源的氣候友好型方式制氫并結合后續氫能衍生產品推動德國能源轉型,實現相關部門的全面脫碳;
* 為氫能技術的市場增長創造政策框架和監管條件,開拓國內氫能生產和利用市場,尤其在已經挖掘氫能經濟價值的部門以及通過現有技術難以實現脫碳的領域,如一些特定工業領域以及交通運輸行業;
* 結合該戰略中提出的氫能行動計劃,降低氫能技術成本,開拓和建立國際市場;
* 通過促進創新氫能技術有關的研發和技術出口增強德國工業競爭力;
* 通過可再生能源制氫以及后續衍生氫能產品,保障德國未來能源供應安全。這意味著在側重挖掘國內氫能生產潛力的同時,與其他國家,尤其是歐盟國家,建立生產、運輸氫能的合作機制,深化伙伴關系。這也有助于進一步推動歐盟能源市場的發展,并促進與可再生電力資源充足國家的合作,增加 “綠氫”進口。在過渡時期歐洲將首先建立二氧化碳中性氫能市場,這將加速氫能技術在應用方面(例如在鋼鐵行業)的市場啟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