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行業資訊  節能產業網 >> 行業資訊 >> 行業要聞 >> 正文
深度報告 | 火電行業發展現狀和未來趨勢分析
來源:世經未來 時間:2020/6/5 7:48:22 用手機瀏覽

一、火電行業發展現狀

相較其他能源發電,我國火力發電技術起步較早,火電占領電力的大部分市場,行業發展處于成熟階段。近年來,火力發電量保持穩定增長,受環保、電源結構改革等政策影響,火力發電量市場占有比重呈逐年小幅下降態勢,但同時受能源結構、歷史電力裝機布局等因素影響,國內電源結構仍將長期以火電為主。火電行業未來只有不斷提高火力發電技術,才能適應和諧社會的要求;痣娦袠I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正當時,未來,實現高效、清潔、綠色生產方式是行業發展主要目標。


2019年中國火力發電量達51654億千瓦時,占全國發電總量的72.32%,其中煤電發電量4.56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7%)。受疫情因素影響,2020年1-3月全社會用電量呈現同比下滑態勢,其中二產及三產用電同比分別下滑8.8%、8.3%,一季度發電量不可避免地出現同比下滑。據統計,1-3月份全國火力發電量達11746億千瓦時,與2019年同期相比下降8.2%,伴隨著后續復工復產的有序推進,用電量有所復蘇,火電經營邊際向好。


1.jpg

2.jpg


2019年全國火力發電量前十大省市依次為山東、內蒙古、江蘇、廣東、山西、新疆、河北、安徽、河南和浙江,其中山東、江蘇、廣東、河北、河南、浙江等省份2019年火力發電量實現負增長,從全國來看,2019年山東省火力發電量達5169億千瓦時,排名第一。


3.jpg


近年來,我國高效、清潔、低碳火電技術不斷創新,相關技術研究和實際運用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為優化我國火電結構和技術升級作出了貢獻。整體來看,火電在當前和今后仍然具有許多獨特的優勢,這些都是其他非化石能源在相當長時期內無法替代的,面對如今日益嚴格的綠色發展要求,火力發電行業必須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提升綠色管理水平,增強行業綠色競爭力。


二、行業供需分析

(一)上游供給情況分析

1、全國火電裝機情況

1882年上海電氣公司的成立,拉開了國內電力行業發展的序幕,經過一百三十多年的發展,我國發電裝機容量已穩居世界第一,據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發電裝機容量達201066萬千瓦,同比2018年增長了5.8%。


從各能源裝機結構來看,火電仍然是我國最主要的電力能源,2019年約占國內電力裝機容量的59.22%,近年來隨著煤電去產能成效初顯,我國火電裝機量增速放緩,2019年中國火電裝機容量為119055萬千瓦(包含煤電1045GW、燃氣90GW),同比2018年增長4.1%。



總體看,在火電裝機建設方面,近年來火電裝機容量持續增長,隨著之前年度火電投資項目的陸續投產,短期內火電裝機容量將繼續保持增長,但受國家煤電停、緩建政策影響,火力發電裝機容量增速將得到明顯遏制。此外,近年來受環保、電源結構改革等政策影響,國內非化石能源裝機快速增長,火電裝機容量占電力裝機容量的比重呈逐年小幅下降態勢,且該趨勢未來將長期保持,但同時受能源結構、歷史電力裝機布局等因素影響,國內電源結構仍將長期以火電為主。


2、發電效率情況

目前,我國電力工業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與此同時,新的問題與困難將迎面而來,我國火電裝機產能呈現局部過剩、利用小時逐年下降的新常態,2019年中國火電平均利用小時數為4293小時,同比2018年減少68小時。


6.jpg

3、火電建設投資情況


隨著清潔能源的悄然崛起,搶占部分火電市場,近年來我國火電建設投資呈現持續減少態勢,2019年我國火電電源基本建設投資完成額為630億元,同比2018年下降20%。


7.jpg

4、行業供給展望


結合“十三五規劃”、在建火電電廠的投產計劃及淘汰落后產能《2019年煤電化解過剩產能工作要點》、《國家能源局關于下達2019年煤電行業淘汰落后產能目標任務的通知》等相關政策,未來火電新增裝機規模有限,預計2020年新增裝機規模將基本與2019年持平,約3500~4000萬千瓦,累計裝機規模增速約2.00~3.50%。到2020年煤電裝機控制在11億千瓦左右,氣電裝機為1.10億千瓦。


發電量及發電效率方面,根據上文火電行業需求與火電裝機增速分析,以及火電新增裝機規模和火電發電量等測算,預計2020年火電設備利用小時數將小幅下降。


(二)下游用電需求分析

1、用電量保持穩定增長

2019年,全國全社會用電量7.23萬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4.5%。全國人均用電量5161千瓦時,人均生活用電量732千瓦時。


8.jpg

2、用電結構:第二產業占比大,第三產業和城鄉居民用電貢獻率超50%

(1)第一產業用電量平穩增長

2019年,第一產業用電量780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4.5%。其中,漁業、畜牧業用電量分別增長8.2%和5.0%。第一產業用電量對全社會用電量增長的貢獻率為1.1%,拉動全社會用電量增長0.05個百分點。


(2)第二產業及其制造業用電量保持中低速增長

2019年,第二產業用電量4.94萬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3.1%。第二產業用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為68.3%,比上年降低0.9個百分點。第二產業用電量對全社會用電量增長的貢獻率為47.9%,拉動2.1個百分點。


制造業用電量比上年增長2.9%,其中,四大高載能行業用電量比上年增長2.0%,其中建材行業用電量增速為5.3%,黑色行業用電量增速為4.5%,化工行業用電量與上年持平,有色行業用電量增速為-0.5%;高技術及裝備制造業用電量比上年增長4.2%;消費品制造業用電量比上年增長2.2%;其他制造業[注解4]用電量比上年增長6.3%。


(3)第三產業用電量保持較快增長

2019年,第三產業用電量1.19萬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9.5%。其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用電量增長16.2%,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房地產業、批發和零售業用電量增速均在10%以上。


(4)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中速增長

2019年,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1.02萬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5.7%。分城鄉看,城鎮居民、鄉村居民用電量分別比上年增長5.5%和5.9%。


(5)第三產業和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對全社會用電量增長的貢獻率合計超過50%

2019年,第三產業和城鄉居民生活用電分別拉動全社會用電量增長1.5和0.8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和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對全社會用電量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33.1%和17.9%,兩者合計達到51.0%,其中第三產業貢獻率比上年提高10.1個百分點。


3、西部地區用電量增速領先


2019年,東、中、西部和東北地區全社會用電量分別比上年增長3.6%、4.5%、6.2%、3.7%,占全國比重分別為47.2%、18.7%、28.3%、5.8%,全國共有28個省份用電量實現正增長。


11.jpg

4、行業需求展望


按照“十三五”發展規劃,預計2020年全社會用電需求增長4%-5%,2020年火電總體需求量依舊上漲,但增速預計有所收窄。分項消費來看,第二產業方面,預計2020年第二產業用電量增速將有所放緩,消費占比將繼續呈下降趨勢。第三產業方面,受云儲存、5G等信息技術行業快速發展,用電電耗較高影響,近年對全社會用電量增速貢獻率顯著增長,但受宏觀經濟增速下行及疫情的影響,預計2020年第三產業用電量增速將出現下滑,但對用電需求增長貢獻度依舊較大。城鄉居民生活用電方面,隨著國家城鎮化率和居民生活電氣化水平持續提高、農網改造和居民煤改電的推進,預計2020年城鄉居民生活用電仍能維持一定增長。綜合2020年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及城鄉居民生活用電增速及占比變化趨勢,考慮宏觀經濟增速下行等影響,預計2020年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將有所放緩。


三、行業發展趨勢判斷

作為煤炭資源大國,我國將長期以火力發電為主,但受到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非化石能源發電技術的發展,火力發電裝機容量市場占比將逐漸有所下滑。未來一段時間,為了切實貫徹科學發展觀、提高發電效率、做到清潔發電,中國的火力發電也將逐步轉型為高效、清潔、環保的發電方式。并且將強化管理制度,建立梯形制度,因地制宜發展,取得行業結構優化。


(一)火電裝機容量將持續增長,國內電源結構仍將長期以火電為主

我國電源結構以火力發電為主,其中燃煤發電在火力發電中占據主導地位。2019年,我國火電發電量在總發電量中的占比達88%;燃煤發電量在火電發電量中的占比達62%,燃氣發電、燃油發電量占比小。


在火電裝機建設方面,近年來火電裝機容量持續增長,隨著之前年度火電投資項目的陸續投產,短期內火電裝機容量將繼續保持增長,但受國家煤電停、緩建政策影響,火力發電裝機容量增速將得到明顯遏制。此外,近年來受環保、電源結構改革等政策影響,國內非化石能源裝機快速增長,火電裝機容量占電力裝機容量的比重呈逐年小幅下降態勢,且該趨勢未來將長期保持,但同時受能源結構、歷史電力裝機布局等因素影響,國內電源結構仍將長期以火電為主。


(二)清潔高效的火力發電技術不斷發展

根據當前我國的能源分布、能源消耗、環境污染的情況,既然火力發電的供應將長期作為生產生活的主要供應源,那么在這一長期趨勢和大背景下,積極的探索清潔高效的火力發電技術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常見的新型火力發電技術,包含了煤炭加工、煤炭轉化、煙氣凈化以及燃料電池四種,尤其是燃料電池和煙氣凈化,對此,行業內學者和電廠工程師將繼續不斷鉆研,探索清潔高效的火力發電方式。


(三)管理制度將不斷強化

科學發展觀、清潔能源、高效利用火力發電,這些都不只是技術部門和環保部門的問題,火力發電的轉型,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僅僅需要技術人員的刻苦鉆研,更需要在管理制度上改革創新。我國還處于發展階段,社會用電量需求大,電廠分布廣。如果同時研究、同時轉型,在技術上和財政上,都得不到強有力的支持。因此應該在制度上加強梯度建設,優先在發達地區,技術成熟的地區做試點,然后逐級更新。對于電廠的發展,也不能搞一刀切,要切合當地的資源以及需求,真正做到因地制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柬埔寨內閣會議批準兩個燃煤發電站投資項目
廣東省2019年第四批小火電關停公示
華能成功發行15億美元債券 創發電集團境外美元債券最大
發改委答記者問|為什么要深化燃煤發電上網電價形成機
企業被“電”傷 自發電降成本
火力發電空間正受擠壓 需對火力發電企業進行節能管理
產業縱貫線——火電企業未來:求管理
大唐召開火電廠節能減排創新技術交流會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20 CHINA-ESI.COM
鄂ICP備19009381號-2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