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戰略中提到的“中國特色”應該如何體現?要實現“國際領先”提到的一系列目標,應該如何發力?電網企業打造能源互聯網企業有哪些意義?有哪些途徑?
針對上述問題,記者采訪了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研究員胡遲。
記者:國網戰略中提到的“中國特色”,應該如何體現?
胡遲:國網戰略提到的“中國特色”需要從兩方面來體現:
一是公司治理。國資國企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環節,從這個意義上看,具有中國特色的能源國企建設,是將黨的領導和公司治理相融合,加強政治監督,持續推動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兩個不動搖”“三個排頭兵”“四個一流”等重要指示精神的貫徹落實。
二是發展路徑!笆濉币巹澨岢隽恕皠撔、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能源轉型是其中綠色發展的必要條件。國網戰略提到的“中國特色”還將體現在進一步推動能源結構優化,實現綠色轉型方面,以期在未來實現環境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多贏。
記者:要實現“國際領先”提到的一系列目標,應該如何發力?
胡遲:國家電網戰略的“國際領先”提出經營實力領先、核心技術領先、服務品質領先、企業治理領先,綠色能源領先、品牌價值領先、公司硬實力和軟實力充分彰顯等一系列目標。我認為,上述目標需要有步驟、分層次、分階段地實現。
從企業發展的經驗看,這些目標可以分為三個層次。其中,核心技術和企業治理是最基礎的目標,也是需要最先實現的目標。在基本完成這兩個目標后,企業可以開始加大對經營實力、服務品質、綠色能源等方面的關注和投入,以實現經營方面的提升,在國際同一領域中占有更大的話語權。在實現軟實力的提升后,企業需要加大對品牌價值的塑造,并推進品牌對治理和經營形成有力支撐。從順序上看,品牌價值領先應當是經營實力增強與服務品質提升的結果,而品牌價值也會反過來對經營實力與服務品質起到正向的促進作用。
記者:電網企業打造能源互聯網企業有哪些意義?有哪些途徑?
胡遲:當前,全球很多能源企業都在向能源互聯網企業或綜合能源供應商轉型,之所以形成國際趨勢,是因為其能有效解決能源行業未來發展的兩大問題。
一是成本問題。
能源多元化不僅是實現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也已經成為過去幾年來的趨勢。但由于技術、背景等原因,能源各個領域之間存在著壁壘,以至于能源互補而產生的規;y以顯現。能源互聯網則可以通過模式變革和技術手段,加強各類能源之間的互濟互補,提高利用率,降低能源體系的整體成本。
二是消納問題。
當前,全國和重點地區的棄風率和棄光率提前一年達到“十三五”目標,并降至5%以內。但一些重點地區的消納尚需優化。不久前發改委公布的今年可再生能源建設要求中,也提出要“通過更好的協同,能夠更好的共用消納空間”。要實現這一要求,需要借助能源互聯網,通過系統統籌,優化消納能力,推進能源系統的持續健康發展。
從實現途徑上看,國企改革或將有助于推進“能源互聯網”落地。
近年,國企改革主要通過兩種模式進行,一種是以推進混合所有制為主,即通過董事會多元化,平衡不同資本,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另一種模式則是通過國企之間的交叉投資,實現股份多元化。
我國能源領域的國有企業繁多,不同領域的能源國企之間可以推進交叉投資模式,這既保持了國資主導,符合改革的要求,也實現了股權多元化,改善了公司治理。同時,這種模式可以將電網、石油、煤炭等多種能源行業進行重組,使各種能源門類有機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