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晚10點,當記者行至威海市行政審批中心辦公樓旁時,只覺得眼前的光線突然變暗了,抬頭一看,原來街邊一路長明的路燈瞬間熄滅了一半,變成了隔一盞亮一盞,但并不影響路人和車輛的通行。
威海市路燈管理處辦公室主任苑書濤告訴記者,那些熄滅的路燈叫做“半夜燈”,它們每天日落時分開始亮燈,晚上10點準
時熄滅,目前我市城區各主次干道和居民小區內都設置了“半夜燈”。據苑書濤介紹,晚上10點后,人流量和車流量明顯減少,如果城區內的所有路燈都通明瓦亮,勢必造成電能浪費。路燈管理處的工作人員便想出了一個節電“妙招”——將路燈分為“長明燈”和“半夜燈”,在地下電纜上分別接線,通過一臺被叫做“路燈微機無線監控管理系統”的裝置來控制它們的亮滅,以節省電能。
在路燈管理處四樓監控室,記者看到了這臺被工作人員稱作“小身材、大智慧”的監控系統。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該系統不但能控制城區內所有路燈的亮滅,而且還可以自動發送每天開關燈的時間指令。采訪中記者得知,原來我市路燈亮滅的時間并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根據二十四節氣和我市的經緯度編排出365天的日出日落時間表,根據每天日出日落的時間來控制亮滅燈,這樣就有效避免了因為時間固定而造成的電能浪費。
為了讓城區內的路燈更明亮、更節能,路燈管理部門在今年6月還對青島路、機場路、世昌大道三條交通大動脈的路燈進行了改造安裝,并對城區范圍內的所有路燈進行了更換。新安裝的高壓鈉燈發光效率高、光線均勻不刺眼,平均壽命在2萬小時以上,比普通路燈更節能。路燈管理部門還在城區范圍內的一些變電站內安裝了一種新型節電設備——“智能節電柜”,將220伏電壓調整降低至210伏,做到有效節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