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山東省發改委發布《關于電力現貨市場燃煤機組試行容量補償電價有關事項的通知(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通知》),明確容量市場運行前,參與電力現貨市場的煤電機組試行容量補償電價,標準暫定為每千瓦時0.0991元/千瓦時(含稅)。具體交易規則,根據國家能源局山東監管辦室有關規定執行;容量市場運行后,煤電機組通過容量市場收回固定成本,容量補償電價自動停止。
記者注意到,其他省份的輔助服務補償中曾按運行容量補償發電企業,而山東目前是全國首個單獨規定煤電機組容量補償電價的省份。
在國際成熟的電力市場中,容量市場作為一種經濟激勵機制,能使機組獲得容量市場和輔助服務市場以外的穩定收入,以此鼓勵機組建設,使電力系統在面對高峰負荷時有足夠發電容量冗余,容量市場大多采用補貼方式。而目前,我國煤電電價不能覆蓋發電成本,發電小時數達不到設計值,隨著電改深入推進,煤電行業整體營收狀況仍不容樂觀。山東省此次出臺容量補償電價,能否為煤電維持運營“輸血”?
補償負電價煤電機組
針對《通知》中明確的容量市場運行前補償電價為每千瓦時0.0991元(含稅),一位長期研究電力現貨市場的業內人士透露,山東容量補償電價向所有市場化用戶收取,每月按機組的折算容量進行分配,已完成折舊的機組可獲得80%的補償,未完成折舊的機組可獲全部補償,檢修、非停等不可用容量要被扣除。
記者注意到,《通知》中并未公布容量補償電價具體細則,對此,山東某煤電企業人士告訴記者,具體辦法還需國家能源局山東監管辦確認才能下發,企業尚未收到相關細節信息。
山東緣何成為首個“吃螃蟹”的現貨試點?據山東省能監辦、山東省發改委、山東省能源局2月3日發布的《山東電力現貨交易規則(第二次征求意見稿)》,核電、新能源機組的部分參與,會讓現貨價格大概率長時間出現零價甚至負價。4月13日,山東實時結算電價為-20元/MW,這是繼2019年12月11日,山東電力現貨日前出清價格出現-40元/MW的價格后,第二次出現負電價。
“某種程度上說,容量補償對煤電機組是件好事,特別是現貨市場逐步深入,后期價格可能還會降低,相對邊際成本較高的機組,容量補償能緩解一定經營壓力!鄙鲜雒弘娖髽I人士表示。
容量市場非當務之急
山東現貨試結算緣何出現負電價?業內專家表示:“非議價機組占比大,規則允許可議價機組報負價。同時,新能源陡漲陡落,導致大多數煤電廠寧愿選擇報負價也不愿停機,發電過剩區依然存有阻塞,將繼續拉低邊際價格。但負電價并不意味著價值負面,這是現貨市場中價格時序和位置信號的典型特征之一,其正面意義不可忽略!
上述山東煤電企業人士表示,負電價行情下,容量電價為煤電經營“解壓”,現貨價格波動體現供需,加之當下煤電行業處于盈利低點,容量電價可謂 “及時雨”。
據了解,在充分競爭的電力市場中,市場出清價格一般會趨近于邊際機組的邊際成本。該邊際成本主要包括燃料成本、運營成本等可變成本,但不包含機組初始建設投資。對存量電源而言,未回收的初始建設投資在市場化改革后,將在很大程度上成為擱淺成本,難以通過電能市場回收。
華北電力大學課題組研究指出,若不采取積極的供給側改革措施,到2030年,煤電擱淺資產或達千億元。世界各國電力改革過程中,或多或少曾面臨擱淺成本問題,在我國尤為突出。
上述業內專家表示,當前我國并不需要建設容量市場。“因為可靠機組,例如水電和煤電的投資建設由央企完成,考慮到期相對較低的資金成本及對投資回報率要求,煤電項目上馬相對容易。更確切地說,國內現在不是沒有足夠的容量保證系統安全,而是如何去除過剩產能!
在上述業內人士看來,短期內容量市場建設并非當務之急,長期來看,容量市場是成熟電力市場的標配!巴ㄟ^建設容量市場引入市場競爭,有助于發現增量發電資源的真實成本,經由市場引導增量發電資源進行優化配置,最終實現節約社會整體用能成本的目標!
容量電價應統一標準
對《通知》中確定的容量電價,上述山東煤電企業人士表達了擔憂:“山東既是一個內部火電過剩的省份,又是一個接收外送電的大省,外電入魯量及新能源發電量增長,會壓縮省內電廠的容量空間!
那么,容量市場該如何有序建設?南方電網能源發展研究院能源戰略與政策研究所所長陳振曾撰文表示,我國容量市場應及早謀劃、提前布局。他認為,因國情差異,世界各國電力市場模式各不相同,未來我國走的必然也是獨具中國特色的電力市場化改革道路。充分借鑒世界各國改革的經驗教訓,結合我國國情特點,盡早布局謀劃建設容量市場,既是解決當前改革擱淺成本問題的需要,也是保障未來長期電力安全供給的要求。
上述業內人士表示:“目前,稀缺電價、容量市場和容量電價,三種容量補償方式市場化特點逐漸降低,行政色彩漸濃,但都是行之有效的電力現貨市場必需機制。同時,有效容量的折算,主要看某一機組的連續最大供應功率,即對系統容量可靠性的支撐作用,并非按照銘牌容量進行支付。”
容量電價依何而定?“容量電價的制定,不應區分一次能源的類型,風光核水火有效容量都應獲得統一標準的容量電價。此外,容量電價不應由發電企業之間相互支付,這部分成本應由市場化用戶承擔!痹摌I內人士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