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換帥后的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近來頻頻對外釋放將采取更大力度實施國資國企改革、電力體制改革、內部改革的聲音。3月24日,國網公司在官網發布《進一步支持和推進增量配電業務改革的意見》(下稱《意見》),明確表達對增量配電業務改革的支持態度。但多位業內人士表示,電網支持舉措的落地執行效果尚待觀察,甚至引發擔憂。
增量配電業務的概念誕生于2015年啟動的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作為新生事物的增量配電投資既是本輪電改最大亮點之一,也是其中“卡殼”最多、拉鋸與爭議最多的環節。2016年11月以來,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先后分四批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404個增量配電業務改革試點,鼓勵社會資本投資配電業務,第五批試點項目正在評估中。
但不少增量配電試點在推進過程中阻力重重停滯不前,原因來自多方面,電網企業即是其一。國家發改委、能源局在2018年的督查調研后曾披露,試點項目進展總體緩慢,一些地方政府和電網企業在改革關鍵問題、關鍵環節上認識不到位,與中央改革精神存在偏差,配售電業務向社會資本放開的要求未得到有效落實;一些試點項目在供電區域劃分、接入系統等環節受到電網企業阻撓,遲遲難以落地。為加快推動試點工作,決定建立增量配電業務改革試點進展情況每月通報制度。2019年4月,由上述兩個主管部門組成的6個調研組,對12個省份的增量配電業務改革試點情況開展實地指導和調研。
根據相關文件規定,增量配電業務試點項目管理通常包括八個步驟:項目規劃、業主確定、項目審核、項目建設、公網接入、價格核定、許可申請和配網運營。曾有深度參與增量配電改革試點的業內人士對澎湃新聞稱,有不少省份規定,要開展試點,項目業主必須先與電網企業協商簽訂區域劃分協議,否則就不出具配電區域劃分意見。而沒有區域劃分意見,項目業主也就無法申辦電力業務許可證(供電類)。搞增量配電試點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打破電網企業壟斷,但增量配網的規劃、施工、并網都離不開電網企業。在一些項目中,由于電網公司封鎖電力數據、信息,導致規劃編制、區域劃分、電網接入等工作都很難進行。
去年10月一批項目被取消試點資格的甘肅省就有前述規定,“一些項目業主面臨的難度大,自然只能選擇放棄!
在現實中增量配電試點項目遭遇的常見問題上,國網公司在3月24日發布的《意見》中沒有回避!兑庖姟贩Q,國網將配合地方政府做好增量配電網規劃工作,按要求及時提供當地電力系統現狀,以及相關變電站間隔、線路通道、可開放容量等規劃信息,提出科學合理的規劃建議,確保大電網安全,保障增量配電網與公共電網協調發展。同時合理劃分配電區域,加強向地方政府主管部門匯報,與相關方做好溝通,“按照避免重復建設的原則,積極配合、友好協商,研究提出配電區域劃分方案,鼓勵在增量配電網規劃階段劃分試點區域,促進改革順利推進。對于已劃定配電區域內的存量電網資產,可通過資產入股、出售、產權置換、租賃等方式,依法合規處置,確保國有資產安全!
在項目并網上,《意見》承諾“主動與地方能源主管部門及其委托的第三方咨詢機構做好溝通銜接,及時提供上級電網相關一、二次系統數據和信息。”“加強上級電網建設,確保與試點項目同步投產,保障增量配電網按時并網運行!
北京市鑫諾律師事務所律師展曙光認為,該文件的積極意義體現在,針對項目申報、規劃信息、區域劃分、存量資產處置、存量用戶處置、并網、結算等方面提出了實施意見。根據其所在團隊參與的二十多個增量配電網項目的經驗來看,很多項目都卡在了這幾個重點環節上!兑庖姟返奶岢觯瑹o疑將有助于這些難題的解決。
中國能源研究會中小配電企業發展戰略研究中心副秘書長、華東電力設計院智慧能源室主任吳俊宏則提出,配電價格機制能否產生合理收益是目前影響社會資本投資增量配電項目最關鍵的因素之一!兑庖姟返陌l布對于合理配電價格機制的推動將有積極作用。此外,以往增量配電網規劃工作最大的難點就是很難獲得電網相關資料,《意見》強調了及時提供電網現狀、相關間隔和通道、可開放容量等信息,對于解決規劃工作所需要的基礎資料難題具有重要作用。提供增量配電接入保障的意見、業務歸口部門的明確等,也有利于解決項目接入困難。
不過,對于《意見》中提出的支持舉措,多位業內人士表示“不宜過分樂觀”,落地效果仍有待觀察。
一位增量配電網項目參與者對澎湃新聞直言,該文件對增量配電改革的實質性推動可能很有限,是“糾原本就不該有的偏!鼻依_增量配電項目業主的價格及結算問題、盈利模式等問題,依然沒有獲得根本性解決。當然,這些問題不可能靠電網企業一家來解決,需要地方能源管理部門、地方價格主管部門主動作為。
展曙光稱,國網公司之前雖然沒有發布過專門的文件,但也做出過支持增量業務改革的表態。但遺憾的是,這種表態在基層單位發揮的作用有限,有層層打折的感覺。要從根本上解決基層電網企業的發展顧慮,關鍵是要從機制上予以解決,比如落實輸配電價政策、不再將售電量作為考核指標、甚至退出競爭性售電業務等。而且,《意見》自身的表述比較模糊,執行中難免爭議。比如,光是“重復建設”的概念,不同基層電網企業就有不同解釋。執行起來,難度可以想見。同樣的情況還出現在資產處置、并網、結算、調度等多個方面。
“很多參與增量配電的主體應該深有體會,不怕沒有政策文件支持,就怕地方那句‘我沒有收到文件’!眳强『暝谧闹幸蔡岬搅说胤狡髽I對于《意見》的理解和執行力問題。同時,增量配電項目并不局限于試點項目,非試點項目是否能夠得到同樣的支持?文件中并未明確?傮w而言,他認為新一波增量配電投資熱潮有望到來,“一方面,傳統電網公司正逐漸成為增量配地改革的有力支持者和推進者。另一方面,政府層面的相關文件也在進一步完善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