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證據表明突發的氣候變化是由于冰河時代海洋環流發生變化而導致。研究結果公布在6月19日的Nature Geoscience上。華盛頓大學大氣科學教授 David Battisti說:“可能會有其他機制導致溫室氣體發生變化,但我們從地質記錄中沒有看到這些機制!

Battisti的團隊主要用大量氣候數值模型與氧同位素模型進行耦合,以確定是什么原因導致在11萬—1萬年前的最后一個冰河時代海因里希(Heinrich)事件發生。當時的Heinrich事件導致大量北大西洋的冰川從冰山脫離。
仿真結果表明,北大西洋海冰突然增加使北半球氣溫下降,包括印度洋海面,從而減少了印度的降水,削弱了印度季風。
Battisti指出,盡管二氧化碳導致氣候變化不會突然發生,但對氣候變化確實存在影響。
他說:“當一個關鍵物種消失后,生態系統會迅速發生變化”,“如果你生活在冰面上,海冰的后退會導致氣溫快速上升。如果半干旱地區氣候逐漸變干,火災則更容易發生!
以往在印度和中國的洞穴中進行的碳酸鹽沉積研究,認為氧同位素比值與季風降水強度有關。科學家用該模型在研究中復制了當前的同位素比值,他們確定,海因里希(Heinrich)事件與在印度季風降雨強度變化有關,而不是東亞地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