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在上海街頭的行人已能明顯感受到滾滾熱浪。據上海中心氣象臺表示,6月29日上海最高氣溫達到了37.8攝氏度,是今年入夏以來氣溫的最高值。也在這一天,為了緩解不斷攀升的用電負荷,上海市政府新聞發言人焦揚表示,上海啟動了用電高溫預案。
據預測,今夏上海電力缺口會在200萬千瓦左右,但通過與臨近城市錯峰調配電力資源,以及積極開發綠色電力的舉措,焦揚表示,上海電力主管部門將仍然堅持限電不拉電,確保居民用電,確保重點企業和外資企業的生產用電,確保上海城市安全有序運行。
啟動高溫預案
從6月25日開始,上海連續高溫,用電負荷猛增,27日最高用電負荷創歷史新高,達到1540萬千瓦,比去年最高用電負荷凈增40萬千瓦,比去年同期凈增276萬千瓦。焦揚說,今年上海的用電高峰比往年提早半個月到來,在各方配合下,今年上海的第一個用電高峰安然度過,上海電網和電場生產基本正常,沒有啟動應急預案。
根據上海市氣象臺預報,上海的高溫天氣在未來幾天仍將持續,累計熱效應增加,用電負荷可能繼續攀升。因此上海29日啟動了高溫預案,通知有關企業避峰讓電,減輕電網壓力。
今年夏天用電高峰來臨之前,上海電力單位制定了四大用電預案:基本預案、高溫預案、極端高溫預案、應急預案等組合預案。針對夏日用電的各類緊急情況,幾大預案詳細地列出了電力部門的應對措施:如基本預案規定了企業實施讓電、錯峰、輪休的辦法;高溫預案規定攝氏35度以上高溫時對高檔娛樂場所、非工業企業、戶外非重點工程實行用電限制;應急預案規定了極端情況下,部分大企業如何協議避峰讓電、企業臨時限電、拉電辦法。不過所有的預案均對居民生活用電沒有影響。
同時,上海市建委也暫停了高溫時段的戶外施工作業,從11時到15時,除了緊急搶險、緊急搶修施工作業需要以及上海重大工程施工以外,暫停一切戶外施工作業。
焦揚說,上海電力主管部門將仍然堅持限電不拉電,確保居民用電,確保重點企業的生產用電,確保上海城市安全有序運行。
長三角互助
為了緩解用電壓力,上海還將利用省市間用電負荷時間差異,臨時調度外來電緩解“燃眉之急”。
雖然此前國家電網公司總經理劉振亞在重點城市電網建設會議上說,目前全國已有一半以上省級電網的最高負荷超過去年水平,夏季用電高峰已提前到來。但是各個城市間的用電高峰時段不同,還是為城市間電力互助提供了契機。
據了解,今夏,滬蘇浙閩首次聯手實施“錯峰換電”,即根據三省一市各自的用電高峰時段、日段和月段的具體情況,通過市場化的電力實時交易,實施“互通有無,互調余缺”,共同應對電力緊缺。
據介紹,上海和江蘇有望率先開展用電高峰“時間差”的合作,就是說,如果江蘇上午9至10點呈現供電豁口,但此時上海尚未進入用電負荷高峰而有盈余,雙方可即時互通信息,通過市場化的電力實時交易互調余缺,一解燃眉之急,反之也一樣。
專家指出,這一合作有利于企業降低成本,提高城市電力的利用率,確實是多贏“良方”之一!吧虾S秒姸倘敝皇侨萘慷倘,就是用電高峰時段缺電!鄙虾4髮W教授、中國電監會專家組成員言茂松認為,上海還沒有嚴重到春夏秋冬四季每天24小時都缺電的程度。言茂松認為,上海用電并不是總體短缺,而是結構性短缺。
上海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有關人士也持相同看法:上海有兩個用電高峰,一個是早晨10點鐘左右,一個是晚上7點鐘左右,高峰用電大概每天持續2到3個小時,而最高峰每天不過幾十分鐘。這樣的情況下,盡管各城市用電都比較緊張,但還是有互通有無的空間。
綠色電幫忙
為了發展循環經濟,緩解電力壓力,上海還在今年“全國節能宣傳周”開幕的第一天,啟動了綠色電力機制。上海寶鋼、上海煙草集團、閔行區政府等15家單位與電力公司簽訂自愿購買綠色電力協議書。
據介紹,所謂綠色電力(以下簡稱“綠電”)是指由風能、太陽能、地熱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生產的電力。上海風力、太陽能資源較為豐富。風能利用方面,上海臨江瀕海,可建設大型灘涂風力發電場,也可建造海上的風力發電場;太陽能利用方面,上海年日照時間超過2000小時,太陽能發電也有較好的發展前景。而目前可供認購的綠電有:2003年在奉賢安裝的4臺850千瓦風力發電機,年發電達到610萬千瓦時。其次是崇明、南匯今年7月中旬將投入運行的20兆瓦風力發電場。此外,奉賢、新江灣城等地也在準備建設一批太陽能光伏發電并網系統。
如果普通居民認購綠電,2005年綠電的價格為0.53元每千瓦時,而最少起定額為120千瓦時,這樣每年用電費用上升63.3元,也就是每月上升5.3元。焦揚表示,政府鼓勵企業和個人自愿認購綠電。
據介紹,綠電認購單價由物價部門核準,然后由市電力公司和崇明電力公司對經過認定的綠電進行營銷。所有綠電的信息向全社會定期公布,讓綠電用戶有充分的知情權,知曉其多付出的費用全部用于發展綠電和平衡成本。用戶可通過電話(上電熱線95598)、發送信函、登陸上海綠色電力網站或到電力公司有關營業網點登記,提出購買申請。
據了解,對于認購綠電的企業,上海暫時沒有政策或稅收優惠,但上海市節能監察中心對自愿認購綠電的用戶會授予榮譽證書,而購買綠電成績顯著的用戶可獲得上海市經委和上海市發展改革委頒發的榮譽獎牌,以資鼓勵。同時,政府鼓勵民營企業生產綠電,他們將獲得和國營企業一樣的優惠政策。
浙江:錯峰拉閘雙管齊下
本報記者 黃婧
今夏浙江省最大電力缺口將達到850萬千瓦,約占全國電力缺口的1/4以上,預計該省統調最高用電需求將達到2500萬千瓦左右,而電網統調最大供電能力約1650萬千瓦。在氣候正常情況下,最大電力缺口也將達到650萬千瓦,而全國最大電力缺口為2500萬千瓦
6月27日,浙江出現了自今年春節以來的首次大范圍拉閘限電,除麗水、舟山等地外,幾乎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拉電,其中杭州拉電69條;6月28日,杭州電網被迫啟動事故拉電程序,拉電76條;截至29日晚,杭州市區拉電73條,并再次啟動緊急事故拉電。
缺口占全國1/4強
以上這些讓人擔憂的數字并非出乎意料。浙江省電力公司營銷部新聞發言人王文明告訴記者,早在一周前,浙江電力部門就做出了預測,今夏該省最大電力缺口將達到850萬千瓦,約占全國電力缺口的1/4以上。今年夏天,浙江省將面臨嚴峻的電力考驗。從本周起,該省電力公司將每周對外通報電力供需情況。
王文明說,今年上半年的用電形勢還是好于去年,在6月27日之前沒有出現過大范圍拉電情況。但根據氣象部門的預報,浙江省夏季有可能出現持續高溫的天氣。在這一氣候條件下,預計該省統調最高用電需求將達到2500萬千瓦,而電網統調最大供電能力約1650萬千瓦,其中省內發電能力1300萬千瓦、平均外購電力350萬千瓦。高峰最大電力缺口將達850萬千瓦,即使在氣候正常情況下,最大電力缺口也將達到650萬千瓦,而全國最大電力缺口為2500萬千瓦。
來自省電力調度中心的消息說,連日來,網供最高用電負荷及日用電量頻創新高,6月25日非整點最高用電負荷達到1788.4萬千瓦,26日最大日用電量37644萬千瓦時,分別比去年6月末出現的最高用電負荷和日用電量激增25%和18%以上。6月28日全省電網的供電負荷又高達1784萬千瓦,且長時間在高位運行。
王文明表示,雖然浙江省近年來在電源和電網建設上都煞費苦心,但外購電力的不確定性仍會給電力平衡和有序用電安排造成困難。目前外購電力電量已經占該省統調用電量的近1/3,總量較去年同期繼續增加。但外購電的不確定性較大,回購頻繁,給正常的電力平衡和有序用電工作造成一定的影響。隨著夏季用電高峰的來臨,周邊省市電力緊張也將加劇,外購電力將更為困難,今年夏季已基本落實的外購電力僅有350萬千瓦左右,比現階段減少200萬千瓦以上。
另外,電網運行也存在一些不安全、不穩定的因素。一是省內統調機組長期滿負荷運行,而電煤供應和來煤質量都存在不穩定性。二是去年以來,浙江省企業大量購置了自備柴油發電機。到今年5月底,全省容量已經達到1094萬千瓦,隨著供電的緊張,自備發電機的安全運行管理問題較為突出。
據王文明介紹,浙江的電廠建設遠跟不上經濟發展速度,近年來有關方面開始有所重視。如果裝機容量投產順利,燃料到位,浙江省有望在2007年達到電力基本平衡,并在2010年實現總裝機容量比現在翻一番的目標。
力推“錯峰限電”
針對6月27日大范圍拉電的情況,浙江省有序用電協調小組發出通知,啟動錯峰限電300萬千瓦的C級限電方案(錯峰300萬千瓦,部分企業開4天停3天),并要求各地盡快啟動相應的有序用電方案。
為減少拉電帶來的社會影響和損失,有關方面要求各地嚴格控制大工業用戶和高能耗設備。同時,政府機關、賓館、飯店、商場、大型超市、辦公樓、公共娛樂場所也開始嚴格控制用電。
截至6月28日,除部分新裝用戶由于配電房施工沒有完成,無法安裝負控終端外,市區已完成所有大戶(315千伏安及以上大工業用戶和商業用戶)的電力負荷管理終端的安裝任務。
另外,浙江省還采取了價格調節的手段來鼓勵和引導用電單位采取錯峰、避峰、限電手段,對承擔有序用電任務的電力用戶試行電費補償,設立高峰和低谷兩個用電指標分配系數,鼓勵生產企業錯避峰,對多用低谷電量的地方,按一定比例獎勵高峰電力。
王文明說,面臨高溫帶來的嚴峻用電形勢,必須錯峰限電。然而政策的制定與實施之間,并非立竿見影。眾多拉閘限電現象的背后,是不少地方的有序用電方案尚未啟動,或是啟動后有序用電措施沒有落實。
雖然浙江省6月27日就啟動了有序用電C級方案,但各地有序用電方案啟動還需當地政府批準。方案啟動后,各避峰讓電單位的落實工作也還需相關部門嚴格監督。
杭州6月28日上午在拉供電線路難以保持電網平衡的情況下,被迫啟動事故拉電程序,以保證電網運行安全。很大原因就是許多本該執行讓電任務的單位,沒有按有序用電方案執行,導致電網不堪重負。
而直接拉閘限電的后果是:許多同一線路、同一變壓器的居民用戶也無法用電。而頻繁且無計劃的拉閘限電,也會使工商企業生產難以組織、安排,給其造成損失。為此,電力部門提醒:不按有序用電方案避峰讓電、組織生產,對工商企業來說是損人不利己的自私行為。有關方面將對此類行為予以嚴查。
江蘇:電力缺口自主解決
本報記者 陳冠中
記者從江蘇省電力公司了解到,今年1至5月份,江蘇省統調用電量715.93億千瓦時,統調最大用電負荷達到2443.5萬千瓦。與去年同期相比,盡管江蘇電網每月的統調發電量均有所增長,但用電量同樣保持了較高的增長速度。經濟發達的蘇南地區用電量占江蘇省的2/3,1至5月份蘇南地區用電量保持了高增長,平均增幅達19.69%。
如今盛夏來臨,電力供應能否得到保障更是關系到每個企業、每個居民的生產與生活。記者聯系到江蘇省電力調度中心盧主任,據他透露,今年江蘇省的電力供應在3000萬千瓦左右,而電力需求則在3600萬千瓦,全省的電力缺口將達600萬千瓦。
氣溫決定用電負荷
隨著天氣的變化,江蘇省電力供應部門兩手準備,應對即將到來的用電高峰。據盧主任介紹,目前主要是靠自覺避峰的方法來緩解電力供應緊張的局面。像單位和家庭的空調稍微調高一些溫度,工廠將一些年度檢修盡量安排在夏季等等都是減輕電力負荷的得力措施。等到電力供應無法滿足需求時,會采取一些臨時性的限電手段,如讓用電大戶在高峰時段停產。一旦這些措施都無法奏效,也不排除拉閘的可能。但他認為,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南京拉閘的可能性很小,因為今夏江蘇缺電的情況較去年已有所緩和。
盧主任表示,與浙江相比,江蘇的電力供應情況明顯要好,今夏江蘇供電形勢得以緩和的最主要因素是其加快了電網和發電機組的建設,江蘇今年投入運營的機組相當多,而浙江今年幾乎沒有大的發電項目建成。6月26日,江蘇省第三條500千伏過江輸電通道———500千伏西通道輸變電工程正式投運。該工程最大輸電能力為200萬千瓦,相當于兩個鎮江市的用電負荷,對緩解蘇北地區電源外送困難和蘇南地區電力緊缺局面有著重要的意義。
近年來蘇南經濟持續快速增長,隨之而來的是用電量不斷攀升。蘇州市的用電量占全省的1/4,增速更是達到23.81%。據盧主任介紹,目前蘇州每日的用電負荷都在700萬千瓦左右。而蘇州供電公司宣傳處的有關人士透露,隨著氣溫的攀升,今夏蘇州市最高用電負荷將達850萬千瓦,電力供需缺口將在150萬千瓦以上。
繼續擴大電能建設
在問及是否考慮在供應不足時從外省購買電力,盧主任說:“當然希望這樣”,但夏季整個華東地區的電力供應都比較緊張,只有福建由于雨水量多,電力可能會有盈余,所以最主要的還是要靠本省的力量來解決。
6月28、29日,南京兩大變電站———220千伏大勝關變電站和500千伏龍王山變電站相繼投入使用。據了解,今年下半年南京將建成220千伏龍曉線輸變電工程;220千伏高橋變電站110千伏送出工程;110千伏浦口夾河、瓦殿、江寧濱江、六合賈裴輸變電工程。12月底將基本建成220千伏浦口高旺、220千伏龍仙線,以及110千伏化工園中新、邁皋橋創業園、溧水烏山等輸變電工程。
蘇州近年來在建設發電機組方面也是建樹頗多。蘇州供電公司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日前,華能蘇州熱電廠二期工程在高新區正式奠基,工程計劃明年年底投產。屆時,該廠每年可提供上網電量6億千瓦時,將對緩解高新區乃至整個蘇州電力緊張起到一定的作用。這也意味著蘇州向中國最大的電力生產基地又邁進了一步。
近年來,隨著蘇州市經濟進入新一輪增長期,電力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為了緩解電荒,這兩年蘇州電力建設可謂是規?涨,僅2004年在建項目就達74個。到今年年底,蘇州又將有一批大型電源點相繼建成投運,總裝機將超過1200萬千瓦,從而將成為中國最大的電力生產基地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