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財經3月11日消息,日前,沙特挑起的石油“價格戰”引發國際市場巨幅震蕩。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道,當地時間10日,俄羅斯能源部長諾瓦克表示,歐佩克與非歐佩克產油國沒有就減產協議達成一致,但并不意味著各方不能繼續進行合作,歐佩克與非歐佩克產油國下一次會議將在5月或6月舉行。
俄能源部長:各方可重新達成協議
諾瓦克在接受“俄羅斯24”電視臺采訪時說,近日國際油價崩盤主要是由沙特阿美石油公司宣布大幅下調石油售價并提高產量所引發的。而國際油價恢復平穩,需要數月時間。
諾瓦克表示,雖然各方沒有就石油減產達成一致,但是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與非歐佩克國家的合作仍可繼續。如有必要,各方能夠重新就石油產量問題達成一致。
俄羅斯能源部長諾瓦克 :我想說談判大門仍未關閉,并不意味著未來我們不能繼續合作。
同一天,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國家杜馬發表講話說,俄羅斯可以從容度過石油市場動蕩時期。
對于俄方的這一表態,沙特能源大臣阿卜杜勒-阿齊茲則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就目前形勢來看,“沒有跡象顯示未來數月內將會召開產油國會議協調原油產量”。
新減產協議破裂,全球金融市場巨震
本月6日,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與以俄羅斯為首的非歐佩克產油國聯合部長級會議在奧地利維也納舉行。會議的重點是達成新的原油減產協議,從而在全球需求減少的背景下穩定原油價格。
按照新的減產計劃,俄羅斯每天需要減產150萬桶,但俄羅斯表示最多只能減產100萬桶,各方因此未能達成一致,新的減產協議宣告破裂。
會后,沙特宣布大幅下調原油價格,并提高日產量。受此影響, 9日國際油價暴跌約30%,創下1991年以來單日最大跌幅,并引發全球金融市場巨幅震蕩。
俄副財長:俄金融體系將長期保持穩定
石油“價格戰”引發金融市場震蕩,俄羅斯貨幣近日出現大幅貶值。俄政府高層官員10日發聲,回應外界傳聞。俄羅斯副財長涅斯捷連科表示,俄金融體系不僅能在短期內穩定,而且在長期內也將保持穩定。
俄羅斯副財長涅斯捷連科:俄政府預算的制定和執行遵循的原則是,對于油氣收入的使用非常慎重,免受可能出現的石油價格走低的影響。即使出現我們現在觀察到的情況,也能夠對金融系統的穩定完全放心。
連日來,俄羅斯央行采取多項措施穩定盧布匯率,繼9日宣布暫停從外匯市場購買外匯后,10日,俄央行開始出售外匯。有分析稱,這是近年來俄央行首次入市干預的舉措,顯示了維護市場穩定的決心。
俄羅斯央行副行長尤塔耶娃 :外界對于俄羅斯金融市場表現出擔憂,關心是否能保持穩定。俄央行已經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9日開始暫停在預算內購匯,10日開始在預算內出售外匯,這些都是對外匯市場的干預措施。
此外,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10日表示,俄方對石油和石油產品需求下降早已進行過預判,在當前國際能源市場動蕩的背景下,俄經濟具有足夠的安全裕度,可以平息這種不穩定。
沙特宣布將大幅提高原油產量
沙特與俄羅斯兩大石油生產國之間的原油價格戰愈演愈烈。當地時間3月10日下午,全球最大石油公司——沙特阿美石油公司宣布,計劃從4月起將其原油供應增加至每天1230萬桶。分析人士表示,沙特此舉意在展現自身在原油開采領域的競爭力,同時穩固其市場份額。
沙特阿美石油公司首席執行官納賽爾10日下午表示,公司計劃在4月將每日原油產量提高25%,同時將原油供應增加至每天1230萬桶。
沙特能源大臣阿卜杜勒-阿齊茲當天強調,包括沙特在內的各原油生產國擁有調整產量的自由。
在之前的三年中,以沙特為代表的石油輸出國組織曾與俄羅斯為代表的部分其他原油生產國持續執行原油減產協議,以維持油價并保證產油國的利潤。但本月6日雙方未能就新的協議達成一致。
沙特媒體人士表示, 沙特宣布大幅提高原油產量是對部分拒絕接受減產協議的原油生產國施加壓力 ,同時也希望能夠穩固自身在國際原油市場的份額。
沙特經濟報主編穆罕默德·比希 : 所有產油國對此都應負有責任,沙特的決定只是這一問題的最終表現,事實上沙特一直希望能致力于實現原油生產國之間利益的平衡,同時沙特也是過去三年中,對減產協議相關規定遵守程度最為嚴格的國家之一。
本月6日原油生產國有關減產協議的談判破裂后,沙特隨即宣布大幅下調油價。國際能源署則在9日發布預測稱,在新冠肺炎病毒疫情全球呈蔓延趨勢的背景下,2020年全球石油需求將出現自2009年來的首次萎縮。
穆罕默德·比希表示,提高原油產量和調低售價的舉措短期內會對沙特國內經濟造成消極影響。但近年來沙特旅游和娛樂等非石油產業的發展能夠起到一定補充作用。
沙特經濟報主編穆罕默德·比希: 沙特政府已經為此做了一些準備,特別是在金融方面具備了較強實力。沙特目前的經濟結構已經與2014年時完全不同,經過稅務改革沙特具備了更強的國際融資能力,同時旅游和娛樂行業也有了很大的發展。在疫情對經濟影響消散后,這些行業能夠起到一定支撐作用。
在談到原油價格戰對全球經濟的影響時,穆罕默德·比希強調,盡管減產協議談判主要涉及沙特和俄羅斯兩方,但美國作為原油生產大國同樣將受到巨大影響。
近日美國主要股指的大幅下跌已顯示出原油價格下跌對于美國經濟前景信心的巨大影響,因此三大產油國應當加強相互之間的協調,避免原油市場的劇烈動蕩影響全球經濟發展。
專家:油價低于40美元或持續很長時間
未來國際油價走勢如何?低油價是否會持續?對國內經濟將帶來哪些影響?
專家表示,考慮到今年出現的新冠肺炎疫情,油價低于每桶40美元低位可能會持續很長時間。今年二季度油價還將處于底部區域,極端價格可能在每桶20-25美元之間,下半年將延續在底部區間震蕩局面。
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國際處副處長張超:如果沙特和俄羅斯按照目前的產能進行擴產的話,加上原油需求的低迷局面,二季度原油供應將會面臨嚴重的過剩局面。如果供應過剩局面持續的話,低價位的區間也將持續下去。
專家認為,我國作為世界上第二大的原油消費國,低油價能加速經濟恢復、減輕物價上漲壓力。不過,國際原油價格長期處于低位,可能會導致國際經濟陷入衰退、產油國面臨直接經濟風險沖擊,從而給國內帶來不利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