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為期兩天的全國工業節能與綜合利用工作會議在南京成功召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和相關行業協會的200多名代表參加會議。會議深入分析了工業節能與綜合利用工作面臨的新形勢,并對“十二五”期間工業節能、降耗減排工作提出具體要求。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蘇波出席會議并講話。

我國首次把二氧化碳排放強度作為節能降耗的約束性指標,成為衡量工業發展方式轉變成效的關鍵指標之一。初步確定,2015年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和用水量分別比“十一五”末降低18%、18%以上和30%,工業廢固綜合利用率提高到72%左右。
蘇波指出:節能減排重點在工業,難點也在工業。“十一五”期間,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從2005年的2.59噸標準煤下降到2010年的1.92噸標準煤,5年累計下降26.01%,以年均6.98%的能耗增長支撐了年均11.57%的工業增長。累計淘汰落后煉鐵產能1.1億噸、煉鋼產能6860萬噸、水泥產能3.3億噸、焦炭1億噸、造紙1030萬噸,占全部落后產能的50%左右。
在狠抓工業節能降耗的同時,全國各地還積極推進資源綜合利用,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全面推行清潔生產,從根本途徑上促進環境保護由被動治理向污染預防轉變。
蘇波強調:我國能源消耗量、二氧化碳排放量、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仍居世界前列!笆晃濉逼陂g,我國工業能耗由2005年的15.95億噸標準煤增加到2010年的24億噸標準煤左右,占全社會的比重始終保持在70%以上,遠遠高于發達國家約占三分之一的水平,我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8倍,重化工行業單位產品能耗仍比世界平均水平高10~20%!笆濉逼陂g,節能降耗、減排治污任務仍然十分嚴峻。因此,“十二五”規劃綱要明確把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指標、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作為約束性指標,同時增加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指標;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指標中增加氮氧化物和氨氮指標,作為衡量工業發展方式轉變成效的關鍵指標。
蘇波要求各省市自治區,圍繞國家節能減排各項目標任務,一是要繼續抓好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二是狠抓企業和行業技術進步;三是狠抓企業的節能降耗管理,堅決完成國家節能減排各項目標任務。要以推動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為目標,以節能降耗減排治污為抓手,逐步構建產業結構優化、產業鏈完備、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小、污染排放少、可持續發展的“兩型”工業體系。
會議還確定了今年我國工業節能減排目標,2011年單位增加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用水量同比要分別下降4%、4%以上和7%左右,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提高2.2個百分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