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內外新冠肺炎死亡率有明顯差異,其與醫療資源之間的相關性研究也是學術界關注的重點之一。
當地時間2月25日,西北民族大學生物工程與技術國家民委重點實驗室、荷蘭伊拉斯謨大學醫學中心胃腸與肝病科的團隊在著名醫學期刊《柳葉刀-全球健康》(The Lancet Global Health)發表通訊文章“新冠肺炎死亡率與衛生保健資源可得性之間的潛在聯系”。通訊作者為西北民族大學特聘教授、生物醫學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潘秋衛。作者們研究認為,死亡率與當地的衛生保健負擔相關,而認識到死亡率與衛生保健資源可得性之間的潛在聯系,可能有助于中國其他地區、甚至全球其他國家更好地做好準備。
作者們論文截至的2月16日的數據顯示,全國共有70641例確診病例,1772例死亡,死亡率約為2.5%。然而,對這些數據的深入分析表明,武漢(>3%)、湖北不同地區(平均約2.9%)和中國其他省份(平均約0.7%)的死亡率存在明顯差異。
作者們推測,這可能是湖北,尤其是武漢地區感染情況迅速升級導致,使得當地醫護資源不足,從而對患者產生了不利影響 。
湖北省及全國其他省市新冠肺炎的死亡率和發病率。(A)自暴發開始以來湖北和中國其他省市新冠病毒死亡率(A)和累計每10000人中確診病例數(B)。(C)死亡率與每10000人中確診病例數之間的關系。數據截至2020年2月16日。
如果假設中國各地的平均衛生保健水平相似,那么某一個地方較高的感染情況可以被視為當地衛生保健負擔加重的間接指標。作者們將死亡率與新冠肺炎的發病率(自疫情開始以來,每10000人中累計確診病例數)進行比較,顯示出兩者具有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圖C),這表明死亡率與衛生保健負擔相關。
但事實上,中國在醫療資源的可利用性和可獲得性方面本身還存在著巨大的地區差異。作者們認為,這種差異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最發達的東南沿海省份死亡率低的原因。例如浙江,1171例確診病例中0例死亡(截至2月16日數據),廣東也類似情況,1322例確診病例中4例死亡(0.3%)。盡管浙江、廣東兩地病例數量其實也很高。
論文中提到,中國政府此前已經意識到,在疫情暴發的中心地區存在著與醫療物資相關的物流障礙,并已努力加快運送,同時還動員中國龐大而強大的醫療力量,并迅速在當地建立新的醫療設施。
作者們認為,這些措施對于控制疫情、保護第一線的衛生工作者,以及減輕患者病情的嚴重性至關重要。認識到死亡率與衛生保健資源可利用性之間的潛在聯系,可能有助于中國其他地區更好地做好準備。
作者們最后提到,更重要的是,由于新冠疫情已經影響到全世界至少29個國家和地區,包括一個北非國家,中國的情況可以幫助其他資源有限的地區了解如何為可能的局部暴發做好準備。
截至2月2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央部委和其他省區市已派出380多支醫療隊、4.2萬余名醫務人員馳援湖北,在定點醫院、方艙醫院等救治患者。此時距離最早一批醫療隊援鄂已經過去了1個月,這些醫療力量極大補充了疫情中心暴發地醫護資源的嚴重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