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節能產業網訊 政府已經確定了2011年和“十二五”期間GDP增長預期目標分別是8%和年均7%,以及“十二五”期間單位GDP能耗降低16%的目標。這個16%看似降低,但實施難度更增加了,壓力也更大。
“要認識到16%的難度,同時還要有跟進措施。一是要實事求是地分析目前的能耗實際現狀,弄清中國的基礎。二是確實要區別對比,各區域之間單位GDP能耗之間差別很大。各省區產業結構差別很大,再加上,工業的種類不同,單位產品能耗差別也很大。三是尊重經濟規律,自然規律,千萬不能一哄而上。中國前幾年大力發展生物能源,上了大量小型生物質能發電廠,造成轉換效率低,資源浪費。四是千萬不能為了指標弄虛作假!比珖䥇f委員、國家能源領導小組辦公室原副主任馬富才在全國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中表示。
全國政協委員、工信部原部長李毅中擔心“十二五”期間節能減排能否落實兩個方面,一是能耗指標分解不下去,因為東中西部都有各自發展動力,又逢“十二五”初期及地方政府換屆的投資沖動;二是這個指標并不輕松,是“跳起來才能夠得著的目標;如果速度不降下來,能耗指標肯定完不成,像‘十一五’最后一年那樣靠調整分母GDP來降低單位GDP能耗以達標并不是長久之計”。中國基礎能耗分析工作太薄弱了,缺少針對性的措施,‘十一五’期間每年能耗降低20%的目標就沒有經過科學測算,是拍腦袋決定的,也沒有針對性的措施。
據統計,國家層面的GDP下調到7%,有12個省市的GDP是上調的,有個別的省上調還不少。同時“十二五”規劃草案里,節能減排的約束性指標有六項比“十一五”增加了,也就是說,在這種情況下,“十二五”的節能減排要完成目標,壓力應該是很大的。
針對這種情況,環境保護部污染防治司司長趙華林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向記者表示,GDP指標不是約束性的指標,是指導性的指標。減排的這四項指標是約束性的,是一定要完成的。“十二五”,環保部確定了四項約束性指標,完成起來還是需要經過艱苦的努力。
一是提高認識,充分認識節能減排對于中國可持續發展、科學發展的重要性;二是制定正確的有利于節能減排的經濟政策,如脫硝電價等等;三是建立一整套考核機制,通過落實地方政府在減排上的責任,來確保“十二五”指標的完成; 四是推進“三大措施”是具體的方法,我們要繼續推進工程減排、結構減排和監管減排,最重要的是在“十二五”期間除了工程減排以外,結構減排要提到更加重要的日程上。結構減排既減排了污染物,又促進了發展方式的轉變,這是和中央的精神完全一致的。
“十二五”期間的減排任務非常艱巨。但是我是有信心,我認為經過努力是可以完成。只要大力發展風能、太陽能、生物能等新能源,同時適當加快核電發展的話,應該是有可能達到的。全國政協常委、國家發改委原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前局長張國寶說。
深入專題了解:2011全國兩會節能環保政策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