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節能產業網訊 “十一五”期間,我國的環保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環保部的負責人近日在多個場合表示,我國的環境保護工作形勢依然嚴峻、壓力持續加大。那么“十二五”對于環保工作形勢的嚴峻表現在哪些方面?壓力又來自何方?環保部又準備如何應對呢?等等--帶著這些問題,記者在2011年全國兩會間舉行“加強環境保護”記者會上采訪了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張力軍。

張力軍說,“十一五”中國的環境保護,取得了非常明顯的進步,環境質量也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但是我國環境的形勢依然是很嚴峻的,這突出表現在三個主要方面。
第一、是我國傳統的污染物排放量仍然很大,超過我國的環境容量,致使一些地區環境質量達不到國家規定的標準。
第二、是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一些新的環境問題也在我國不斷地產生,特別是危險化學品、持久性有機污染物、電子垃圾等等,這些污染物的產生都帶來一些新的問題。特別是在損害人體健康方面,這類污染物的危害更大。
第三、是我們水和大氣的環境問題還沒有完全解決好,土壤的污染問題現在又凸顯在我們面前,我們必須把土壤污染防治作為環保工作的又一重點,所以我們覺得我國的環境形勢依然是嚴峻的。
“我國現在仍然是發展中國家,人們的生活水平還不算太高,就業形勢嚴峻,所以各級政府發展經濟的勁頭還是很大。“十一五”期間,我國煤炭的消耗據我們現在掌握的情況看,就增長了10億噸,根據“十二五”的需求情況,進行初步測算,煤炭的增長量很可能還會達到10億噸左右。可想,在我們這樣一個國土范圍內,如果再增加10億噸煤炭燃燒的排放,對我國的環境影響會有多大!睆埩妼τ浾哒f。
張力軍還表示,我國城市化的進程正在加快,城鎮化率在“十二五”要有明顯的提高。一批農民將要轉移到城鎮來生活,對我們的環保設施需求增加的壓力也非常大。這些壓力都反映在環境質量上,如果這些污染物治理不好,現在的環境保護形勢將會更加嚴峻,所以我們感到“十二五”環保壓力更大。
“這里面我還想突出地說一下落實科學發展觀,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問題。由于我們各地的發展勁頭比較大,經濟在“十二五”還會有一個比較可觀的增長速度,如果這個增長速度是以科學發展為基礎的,對環境的壓力會小一些。但是如果是繼續走能源的高消耗、資源的高消耗、污染的高排放這樣的一條路子,我想環境保護的壓力會更大。所以環保部在分析“十二五”的形勢時感覺壓力還是很大的!睆埩娧a充說。
張力軍告訴記者,面對十二五環保壓力,環保部所采取的準備措施,溫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已經非常明確地提出來。具體表現在以下七個方面。
第一,我們還是要深化總量減排,把它作為約束性指標來考慮,這是一個方面,要減少污染物,不管是燃煤減少多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都要在2010年的基礎上繼續下降,不要讓它影響我們的環境質量。
第二,突出重點流域、重點區域治理。重點流域,我們仍然是“十一五”提出的“三湖三河”,加上三峽庫區、小浪底庫區,南水北調沿線。重點區域包括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再加上這些地方的污染防治。
第三,要把重金屬的污染、危險化學品的污染防治放在突出的位置上來抓,全面落實國務院批準的重金屬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
第四,要加強農村的污染防治工作,要貫徹好“以獎促治”政策。
第五,全面落實各級政府的環保目標責任制。要把責任落實給地方政府,考核地方政府不僅是要考核GDP,也要考核地方各級政府的環境質量改善情況。
第六,要充分發揮市場的作用,出臺有利于環境保護的經濟政策。
第七,不斷地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環境意識,充分讓人們群眾參與到環境保護的工作中來。
深入專題了解:2011全國兩會節能環保政策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