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節能產業網訊 近日,由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國家節能中心、國家發改委培訓中心、中國節能協會等十一家機構聯合成立了節能減排標準化技術聯盟,協調并調動各聯盟成員單位的優勢科技資源,加強各成員單位間的分工協作,共同致力于解決節能減排標準化工作所面臨的重大共性問題和關鍵技術難題,加速相關標準化的轉化,將扎實、有效地促進我國節能減排標準化工作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增強我國低碳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強化我國在國際節能減排標準化領域的地位和優勢。可見,節能行業標準對節能減排工作起著重要的支撐作用,將大力推進節能減排工作發展。
去年為完成“十一五”國家節能減排戰略目標,當前國內部分省市采取拉閘限電和關停能耗企業等行政措施,這種措施治標不治本,沒有根本解決降低能源消耗的問題,反映出我國在節能減排方面的工作措施尚不完善,缺乏長效機制;此外還存在著領先性節能減排標準和節能減排量評估標準缺失、標準推廣應用滯后等現象。據中國節能產業網了解,發達國家擬確立的碳關稅制度要求發展中國家采取與之相同的排放標準進行溫室氣體絕對減排,這對我國節能減排標準化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
國家發改委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司副司長趙鵬高表示,一方面節能行業標準是作為衡量產品水準和規范產業競爭的重要手段,在推進節能技術進步、推動重點領域節能、推行節能政策等工作中發揮著重要的技術支撐作用。
趙鵬還表示,創建了中國節能減排標準化技術聯盟,另一方面可整合研究機構、企業、協會、非政府組織等相關方的優勢資源,建立開放的信息和技術平臺,統一標準、共享成果,將極大地促進我國節能減排標準化工作的整體發展。
據了解,一些發達國家和國際組織已開始在我國推廣應用節能減排技術和標準并初具市場規模。而我國的節能減排標準化技術工作相對分散,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間相互不統一,有關節能減排的檢測評價方法不統一,認證有效性亟待提高,部分標準與當前節能減排工作不協調,急需大力推進;同時社會尚缺乏統一有效的合作參與機制與服務體系。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孫波認為,中國節能減排標準化技術聯盟要在積極參與國內外標準化活動、增強質量管理和節能減排標準化話語權等方面有所作為,要緊扣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產品和重點領域,發揮資源、專業、經驗和人才優勢,在新技術、新產品、新服務,以及深層次國家戰略及安全問題所涉及的標準研究及標準制定、維護國家利益和人民利益上有所作為。
中國標準化研究院王忠敏院長表示,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資源與環境分院、質量管理分院承擔資源與環境、工業品質量安全領域標準化研究及相關標準的制修訂工作,這4個機構的成立,將提供有競爭力的質量管理研究及其標準化解決方案和服務,打造服務品牌;將進一步凝聚研究機構、企業、協會、非政府組織的優勢資源,共同致力于解決節能減排標準化工作所面臨的重大共性問題和關鍵技術難題,服務我國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將進一步確立該院在節能減排標準化研究領域的主導地位,推動節能減排標準化工作全面深入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