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行業資訊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行業資訊 >> 高層動態 >> 正文
諸位專家談:十二五規劃草案節能減排指標體系
來源:中國節能產業網 時間:2011-3-8 3:08:30 用手機瀏覽

    中國節能產業網訊  3月5日提交全國兩會代表委員審查討論的“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以下簡稱《草案》),國家十二五”期間,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11.4%,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別降低16%和17%,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8%至10%,森林蓄積量增加6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到21.66%。

    有專家說就節能減碳目標而言,重要的不在高低,而在于我們確定目標之后會有一系列的大規模的節能減碳政策,就像我們在‘十一五’期間出臺的那么多的配套政策,這在人類歷史上是史無前例的。就實現16%和17%節能減碳目標的路徑而言,據中國節能產業網了解,結構節能貢獻率的提高會成為“十二五”節能減碳的最大亮點。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林伯強對記者表示,這次草案提出的節能環保目標體系,在節能目標的基礎上,多了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二氧化碳排放強度和森林蓄積量這三個指標,表明國家正在形成一個將氣候變化包含在內的節能環保體系。據中國節能產業網了解到,三個目標的提出,都與2009年我國在氣候談判中對國際社會做出的承諾有關。該承諾包括,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左右,碳強度相比2005年下降40-45%,森林面積比2005年增加4000萬公頃,森林蓄積量增加13億立方米。

    全國政協常委、國家能源局前局長張國寶公開表示,現在非化石能源的比重是8%,后面10年的任務是再增長7個百分點,差不多要翻番。那么,我想2015年應該達到11.4%,留給后五年3.6%,這樣比較均衡。如果前面完成得少,后面顯然就難完成。

    關于《草案》的16%和17%的節能減碳目標,有兩種觀點針鋒相對,官方的政策學者認為這一目標已經很高,而不少學者和民間機構則認為這一目標過于保守,研究發現,假如節能目標定為16%的話,其對應的減碳效果可以達到18%,但規劃將減碳目標定在17%,是為了預防出現某些不利于減碳的因素。林伯強說,“無論認為目前的節能減碳目標,是保守還是激進,都應該在說理的基礎上展開辯駁,目前的問題就在于說理不夠,希望國家在最后敲定這一目標之后,給予比較充分的理由!

    全國政協委員、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前工信部部長李毅中表示,在‘十一五’期間的8個約束性指標中,其中最難完成的就是節能指標。盡管我們用了很多辦法,在‘十一五’期間節能完成了19.01%,基本實現了20%的節能目標。但我們的基礎比較薄弱,比如能源消耗在國家、行業和企業的分布,在生產流通中一個工序的分布等諸多問題,都不清楚。在做好這些基礎工作的同時,我們要把節能指標分解到地區、行業和企業。

    《2011年政府工作報告》第一次提出要將節能目標分解到工業、建筑、交通運輸和公共機構等行業,并繼續實施重點節能工程;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姜克雋稱如果是能源消費總量分解的話,分解到各個部門還比較容易,但是如果是能源強度分解的話,估計比較難,目前方法還不明確。

    WWF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主任楊富強分析說,工業、建筑的問題都不大,都由相應的主管部門來抓,但交通運輸和公共機構到底由誰來抓呢?作為能耗大戶和溫室氣體排放源,在現有的管理體制下,交通運輸涉及到交通部、鐵道部和國家航天總局,而沒有一個統一的節能主管部門,容易出現各自為政,協調不力的局面。

    據中國節能產業網了解,“十二五”的節能減碳和“十一五”期間的實現途徑并無本質區別,將繼續以依靠技術節能為主、結構節能為輔的模式,預計技術節能所占的貢獻比例將從“十一五”的約70%降低到“十二五”的60%左右;而結構節能所占的貢獻比率將由“十一五”的約17%,上升到“十二五”的約30%。姜克雋指出,對結構調整而言,一方面要避免高耗能產業的過剩,另一方面要積極發展替代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這樣才能實現經濟發展與節能減碳的雙贏。

    此外,在工業領域的節能措施方面,國家發改委副秘書長趙家榮公開表示,在“十二五”節能減排規劃中,國家將在“十一五”期間的千家企業節能行動基礎上,組織開展萬家企業節能低碳行動。

 


  深入專題了解:2011全國兩會節能環保政策觀察


  深入專題了解:“十二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北京萬元GDP能耗9年間累計下降近40% 降幅全國第一
中國企業一百強碳意識打幾分?
杭州出臺規劃應對氣候變化 8年興建235個重點工程項目
湖北1億建筑節能改造蘊藏數億巨大商機
我國將強力推進“十二五”節能減排
節能指標將成為工業電氣設計首選參數
廣東省碳排放管理試行辦法自2014年3月1日起施行
"十二五"節能指標落實滯后國務院將強推進節能減排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網站合作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金融服務
項目對接
技術推廣
最新活動
郵件訂閱
中國節能產業網致力于打造節能領域最高效的技術、項目、資金一站式服務平臺。
©2007-2015 China-esi.com
湘ICP備1201188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