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節能產業網訊 “推進節能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是世界各國共同致力解決的重大問題。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后,世界主要經濟體采取措施力圖實現綠色復蘇、綠色增長,目前世界經濟正處在深度變革中,綠色經濟、低碳經濟、循環經濟已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方向。加強國際深度合作,有利于解決人類社會面臨的共同挑戰,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眹鴦赵喊l展研究中心主任張玉臺在“中日綠色經濟·資源循環政策研討會”上說。
張玉臺表示“十一五”期間,中國政府采取有力措施,大力度地推進節能減排工作,取得了明顯進展,出現了單位GDP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雙下降的好局面。一是制定較為系統的綜合工作方案和相關法律法規。二是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實施大型節能減排工程及行動。三是加大產業政策的調控力度,加強監管和提高監管能力。四是強化經濟激勵,加大了價格、財稅和信貸政策的支持力度。五是建立政府節能減排工作問責制。
為積極應對氣候變化,中國政府提出到2020年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減少40%—45%的新目標,將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作為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型和經濟結構調整的重大機遇。 經過數年的巨大努力,節能減排工作既積累了經驗,也發現了一些新的問題。一是節能減排機制尚處于轉型過程中,亟待形成節能減排的長效機制。二是技術創新能力明顯不足。三是處理好節能減排與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之間的關系。
張玉臺還說“十二五”時期,中國節能減排的難度不斷加大。在新的形勢下,我們需要有新的思路、重點和政策措施。其中,加強國際深度合作,有利于解決人類社會面臨的共同挑戰。日本是世界上節能減排的先進國家,中日兩國加強交流與合作,可以有力地促進兩國節能環保事業的共同發展和共同繁榮。
深入專題了解:“十二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