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因疫情向全國蔓延、假期延長,加上春節期間國有大型煤炭企業停產,部分煤炭主產區煤礦不能按時復工復產,社會庫存驟降,煤炭需求區域性緊張,一些地方電廠出現了電煤供給不足的情況。由此引發業內人士擔憂,擔心因電煤供應不足,可能直接導致電網出現不同程度的拉閘限電。
記者采訪了多位業內人士均表示,局部并不代表全局,從短期看,電煤供給不足不會大面積出現。另外,發電及電網企業也正在采取有力措施保障供電。
煤炭應急保障難度加大 有關部門急抓復工復產
目前,晉陜蒙多數民營煤礦仍處于停產放假狀態,國有大礦以維持長協火運為主,公路運輸及外運暫時受限,整體供應收縮,煤礦復產情況待定,且各省市均發布推遲企業復工文件。港口煤炭庫存延續低位,市場交投平淡,港口貨源供應縮減,市場煤現貨資源出現緊缺。
此前,中國煤炭工業協會黨委書記梁嘉琨曾指出,隨著關閉退出落后產能,煤炭生產重心加快西移,區域性、時段性煤炭供應緊張問題凸顯,全國煤炭應急供應保障難度逐漸加大。
對此,2月1日,國家能源局發布《國家能源局綜合司關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間煤炭供應保障有關工作的通知》,指出為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做好疫情防控期間煤炭供應保障有關工作,要求抓好復工復產工作,充分發揮露天礦安全保障程度高、生產系統調節能力強的特點,努力做到滿負荷生產,有序組織休假人員返崗,具備條件后及時復工復產,民營煤礦也要積極承擔起保供的社會責任。
同時要求加強煤炭調出地與調入地的信息溝通,暢通公路運輸,積極爭取鐵路運力支持,做好產運需三方銜接,保障全國電煤庫存處于合理水平。對于復工復產進度遲緩、產量恢復慢的煤礦,各地和有關中央企業要強化責任落實,及時進行督促約談。國家有關部門將對復工復產進度慢、保障煤炭穩定供應不力的地區進行重點指導和督促檢查。
山西省能源局日前發布通知要求各單位要嚴格落實責任,確保煤電氣安全穩定生產供應?茖W組織煤礦復工復產。
貴州省能源局下發《關于做好煤礦復工復產全力以赴保障電煤供應的緊急通知》,要求煤礦企業在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科學組織復工復產,力爭在2月3日前以本地工人為主的煤礦,2月10日前煤炭產能大、智能化機械化和安全生產水平高的煤礦復工復產,2月20日前全省正常生產建設煤礦符合條件的均復工復產。
山東能源集團在全面動員、全力以赴、全面落實疫情防控各項工作的基礎上,積極聯系地方政府指導煤炭企業按期復工復產,以“戰備”狀態保產穩產供應電煤。
專家認為短期不會出現大面積電煤供給不足
針對當前業界擔心的因電煤供應不足,可能直接導致電網出現不同程度的拉閘限電問題,業界人士認為,短期不會出現大面積電煤供給不足。
首先,從電煤消費上看,疫情對第三產業的影響遠大于其對第二產業的影響。
根據國家能源局2020年1月公布的全社會用電量數據,我國第三產業用電量占2019年總用電量的16.4%。
中信證券分析認為,預計受沖擊最大的零售業、餐飲及住宿業用電下降在總體電量中的占比僅1.5%,假設疫情持續1個月,對全年的用電影響預計不足0.1%。按照全國重點電廠日耗數據推算,節后復工每推遲1天,大約對應減少130萬噸電煤消費,僅占每日電煤消費的15%,全年煤炭消費量的0.03%。
對于第二產業,當前許多企業未開工或者開工不足,電力需求不足。因此可以推斷,疫情對多數地區電廠的用煤需求影響有限。
其次,從電煤運輸上看,公路運輸受限或影響到部分地區的煤炭供給,但不會對整體運輸造成太大影響。
近年,煤電受強化長協、藍天保衛戰等政策因素的共同作用,鐵路煤炭運量實現了較快增長。2019年,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發布的《2018~2020年貨運增量行動方案》指出,2020年,全國鐵路煤炭運量要達到28.1億噸,占全國煤炭產量的75%。
此外,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韓文科也向記者強調,當前,重點煤電企業用煤主要由鐵路運輸。因此,即便電煤公路運輸受到一定影響,也將是少量可控的。
最后,對于部分地區電煤供給的問題,需要對癥下藥,在上游解決上游的問題。
社科院世界經政所經濟發展研究室主任徐奇淵提出的解決方案,適用于供給偏緊的煤電企業:首先穩住資金流,盡早恢復物流,然后視疫情改善情況恢復人流,同時恢復生產活動。
針對運輸瓶頸問題,地方政府需要制定明確的標準,恢復并保障煤炭運輸暢通,在堅持防控疫情標準的情況下,恢復上游的良性供求關系。
針對開工不足的問題,除了在加強防護措施的前提下最大限度開工,還可以通過恢復進口煤炭途徑,補足電煤缺口。據悉,當前部分國外煤炭生產商已經被要求推遲向中國運輸電煤,如果這部分進口量可以恢復,至少將有效解決未來一段時間內沿海工廠開工后的需求。
電力企業開足馬力保供電
發電方面,華能集團周密部署特殊時期保電供熱工作,助力國家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大唐集團全力以赴確保正常發電供熱;華電集團將全力保供電、保供熱作為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其中,華電湖北公司承擔著武漢、襄陽、荊州等城市及部分企業的供電供熱任務,1月23日至1月29日,已累計完成發電量5億千瓦時。國家能源集團湖北公司漢川發電公司全員分批次進駐電廠,全力保障電力和熱能供應。國家電投共1萬余名員工奮戰一線,其中在鄂近百人。
電網方面,國網電網有限公司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應急響應,成立疫情防控領導小組,按照“全網保華中、華中保湖北、各地保重點”原則,投入保電人員82892人,24小時輪班值守,對經營區內1.5萬余個涉醫等重要用戶全面落實專項保電措施。20多家省級電力公司相繼啟動一級應急響應。春節期間,公司26.3萬名職工在崗堅守,1.7萬個基層黨組織、10.8萬名黨員沖鋒在前,全力確保電網運行安全穩定。打破常規,以“戰時”模式推進湖北新建醫院電力設施建設,用時三天三夜、五天五夜,分別完成了武漢雷神山、火神山醫院通電任務。
同時,國家電網全系統各單位集中力量,加快湖北及北京、河北、福建、河南等省市新增或改建71個“小湯山”醫院配套供電項目建設,目前已完成56個。同時發布支持疫情防控供電服務保障十項舉措,明確提出疫情防控期間居民客戶欠費不停電,加強24小時供電服務熱線運營管理,最大限度提高客戶需求的響應速度和質量,保證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用電需求。
另外,記者2月6日從國家電力調度控制中心獲悉,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積極調度,協調各發電廠,當日湖北電煤庫存486萬噸,可用天數33天,完全可以滿足湖北用電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