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轉型路:"靠煤吃煤"難繼續 新能源成新機會 |
來源:第一財經 時間:2019/9/24 18:03:09 用手機瀏覽 |
山西省累計生產煤炭192億噸,占全國的1/4以上,其中70%外調,覆蓋了全國2/3以上的省份。
《山海經》中稱“煤”為“石涅”,魏晉時期則稱之為“石墨”或“石炭”;到了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首次使用“煤”這一叫法。
作為國家能源基地,山西省累計生產煤炭192億噸,占全國的1/4以上,其中70%外調,覆蓋了全國2/3以上的省份,“點亮過全國一半的燈,燒熱華北一半的炕”。但在2013年至2016年間,受多重因素影響,山西經濟出現下滑,增速在全國靠后。
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啟動之后,情況出現好轉。2017年,山西經濟增長7.1%,快于全國0.3個百分點;2018年,山西GDP增長6.7%;2019年上半年,山西GDP增速為7.2%,創6年來同期最好水平。
今年5月底,中央深改委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在山西開展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的意見》,要求“山西要通過綜合改革試點,努力在提高能源供給體系質量效益、構建清潔低碳用能模式、推進能源科技創新、深化能源體制改革、擴大能源對外合作等方面取得突破,爭當全國能源革命排頭兵!鄙轿魇∮纱苏匠蔀槿珖讉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
礦工老武
從太原坐高鐵,40分鐘后,便到了介休市。已是初秋季節,一路上,并沒有特別的景色。第一財經記者此行的目的,是為見一個叫“老武”的礦工。
今年只有35歲的老武,已經下了16年的井。老武和記者約在了他和工友們經常去的小館子里。大拌菜、油炸花生米、回鍋肉,菜簡單,但聊得歡。
老武所工作的井田面積近20平方公里,批準可采煤層4層,保有儲量近1.5億噸,原煤生產能力180萬噸/年。他平日的工作是“煤礦支護”。具體來說,就是當割煤機割完煤后,為了避免冒頂或垮落,有一個專門的崗位人員來把頂板護住,這是一個保證安全的關鍵崗位。在此之前,老武還做過10年的掘進工作。
與想象中的礦工形象不同,老武整潔利索。他告訴記者,2003年他剛入行時,礦工們都是騎自行車或者摩托車來上班的,后來煤炭價格迎來“黃金十年”,礦上賺錢了,礦工的收入也大幅增長,工友們都陸續買了車,他的這輛“寶駿”就是在2012年時買的,“好歹不論,現在一半的工友都是有車的!彼f。
“黃金十年”,指的是2002年到2012年,煤炭行業最景氣的10年。老武說,他的收入也從2003年時的每月1000多元,漲到了后來的5000多元!昂髞硇袠I經歷了幾年的不景氣,工資就沒再漲過多少,但這已經很好了,大家心里都知道‘黃金十年’已經不太可能再出現了!崩衔涓嬖V記者,他現在每月工作26天,休息4天。在休息日里,老武都會去相熟的臺球館打臺球。日子平淡無奇,但也有滋有味。
不過,最近老武有了想“跳槽”的念頭,一方面,自己已經在“地下”(礦上)待了16年了,感覺和世界有點脫節,另一方面,他也看到自己個人的發展受限,礦工干的都是力氣活,等過些年年齡大了,再換工作就困難了。
老武有兩個兒子,9歲和4歲,他想讓孩子們接受好點的教育,最近剛看了一套靠近學校的二手房,打算買下來!艾F在國家、省里都在提‘能源革命’,地下的煤也是越挖越少,早晚有一天會挖完,我自己往上三代都是礦工,但我不想讓倆孩子將來也做礦工了!
老武告訴記者,現在新能源被越來越受關注,將來希望能看看這方面的機會,“我時常都在想,有一天我能開車去比較遠的地方,看看不同地方的人們都是怎么生活的!
老板建設
建設,江西人。3年前,他到山西開了一家煤炭貿易公司,自己當起了老板。
煤從地下開采出來之后,并不能直接使用,而是需要一道“洗煤”的工序。為了生產符合質量要求的焦炭,就要把不同煤牌號的煉焦用煤按適當的比例配起來。老板建設做的就是這塊兒的生意。
在到山西之前,40歲出頭的建設,在湖南做了多年的有色金屬生意。開始時,建設也不確定在那么大的一個調整期進入煤炭產業,是不是一個正確的決定!爱吘乖2016年那會兒,國家提出要‘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山西也計劃要讓煤炭產能到2020年有序退出1億噸,”建設說,那時候大家心里也都沒底,但隨著供給側改革、去產能后,煤炭價格逐漸回升,自己反倒成了受益于供給側改革的一個縮影。
山西省發改委數據顯示,2016年1月~10月,山西規模以上原煤產量下降了15.7%,超過全國5個百分點;當年10月末,煤礦企業庫存3084萬噸,比9月末減少491萬噸,比年初減少1906萬噸,下降38.19%。不過,山西煤炭銷售收入從2016年初的128億元增加到當年10月的261億元,10月同比增速由負轉正,結束了2014年初以來的持續負增長態勢。
建設認為,實行供給側改革后,煤炭企業供給過剩情況得到緩解,行業供需形勢發生轉變,讓行業起死回生。另外一個原因是,煤炭是鋼鐵的上游行業和燃料供應方,鋼鐵和煤炭兩個行業彼此相互交織,供給側改革后鋼鐵價格大幅上升后帶動了煤炭價格的上漲。
“從2016年到今年上半年,國內煤炭行業從整體上來說還是不錯的,但因為一些經濟下行帶來的因素,壓力還是不小!苯ㄔO說,畢竟煤炭還是屬于一個強周期的行業,他的公司現在有20個左右員工,每月每人的薪酬支出為5000元,還不算提成,這就雷打不動的每月支出10萬元,“再加上其他成本也在走高,利潤正在不斷被壓減。”
和建設有同樣感受的還有他的朋友車主老劉。老劉所在的車隊有18輛車,其中有3輛是他自己買的,隨著年紀增大,他自己已經不跑運輸了,而是雇了人來開,這一情況也出現在車隊其他車主身上。在這個車隊中,只有少數的車主會親自兼任司機。
老劉說,之所以要和朋友們組建運輸隊,主要是因為運煤這個行當的特點決定了誰的車輛多,誰就越容易攬活,F在讓老劉覺得掙錢沒有前些年那么容易的一個原因是,環保部門、路政部門對于卡車超載的嚴格管理,處罰力度也很大。以最常見的半掛車中單橋和雙橋的車為例,在2015年時,車身加貨物的最大載重量是55噸,后來隨著監管收緊,單橋和雙橋的半掛車最大載重量降低到46噸和49噸。運力的下降,自然就使得收入下降了。
“以前一輛運煤卡車一個月能掙2萬多元,現在是賺不到這個數了,‘靠煤吃煤’的飯,怕是也不太好吃了!崩蟿⒄f,最近他和朋友們都在尋思著應該要多了解下省里的政策走向,學習學習新能源方面的東西,再看看新行當里有沒有機會。
新能源、新機會
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新能源”一詞,頻繁出現在此次山西諸多受訪者口中,不僅是礦工、車隊老板在談論,銀行也在關注。
老金是一家大行在山西當地的負責人,對全省的情況都非常了解,他既看到了“煤價如金價”的日子,也看到了“煤賤過土”的日子。他回憶稱,因為煤價的下跌,在那幾年里,使得省內不少煤炭生產企業出現了經營困難的情況,出現大量風險事件。
彼時,各家銀行總行看到山西煤炭行業不良率高企之后,紛紛把政策收回去了,嚴格限制準入煤炭行業。金行長說,除了山西省內幾家大型國有煤炭企業外,總行都不允許對其他煤炭企業增加新的授信,并控制額度,對已經授信的中小煤企,逐步壓縮。在多重擠壓下,2016年上半年,山西煤炭企業跌入了歷史最低谷。這時的煤炭價格比較2012年時,已經跌去了將近一半。
“幸好‘三去一降一補’政策及時出臺,行業的惡性競爭問題得到解決,市場開始回暖復蘇。山西的煤炭企業都是谷底開始往上爬的!苯鹦虚L說,“今年我們總行對傳統型的煤炭企業客戶新準入原則是年生產能力5000萬噸級以上的大型煤炭企業集團,并提出負債率不高于75%、可抵押,信用評級高等一系列要求。那么,按照這些條件來框的話,符合要求的,基本上也是山西省內的幾大國有煤炭集團了,就未來趨勢看,今后銀行對傳統煤炭企業的授信要求,還會越來越高!
據了解,山西國資煤炭企業還在融資模式上進行了創新。以西山煤電為例,在對比離岸金融市場與在岸金融市場的成本差異基礎上,發現當前境外融資的優勢,于是通過與光大銀行及時高效對接,進一步打通境外融資渠道,完成7163萬美元境外融資內保外債業務。同時為了防范匯率波動風險,還與光大銀行針對該筆融資設計了貨幣掉期業務,鎖定遠端匯率,確保融資風險可控。
金行長對記者說,相當于傳統煤炭行業,新能源行業開始受到關注,各家銀行總行和國家政策是匹配,“雖然從目前來看,新能源行業還不算太成熟,銀行還沒有大規模地介入,但試水都已經開始了。從未來來看,新能源肯定是發力的方向!
“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
在政策鼓勵、資金支持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山西近年來在能源領域的探索效果開始有所顯現。數據顯示,山西今年上半年省屬國企實現了“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的目標,累計完成增加值1282.5億元,同比增長4.7%。其中,非煤產業增加值完成569.6億元,占比44.4%,同比提高0.9個百分點。新興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5%。累計實現利潤166.8億元,同比增長32.6%。其中新興產業利潤增長13.9%。上交稅費560億元,同比增長12.4%。
煤層氣、光伏、風電、氫能等清潔能源和新能源發展腳步加快,全省煤層氣地面抽采量占到全國90%以上,新能源發電裝機占全省電力裝機比重突破30%,光伏發電規模位居全國第一,氫能產業加快布局……一批傳統煤炭國有企業在向新能源領域的探索過程中,動作不斷。
山煤國際此前發布公告稱,將與鈞石能源戰略合作,共建10GW異質結電池生產線。異質結電池,由于具有更高的效率潛力、工藝相對簡單、加工溫度低、更高的雙面率、更低的衰減,被認為是具有顛覆性的新一代光伏電池技術。
陽煤化工的控股股東陽煤集團和美國GTI合作開發的全球首臺R-GAS氣化爐則于今年6月在陽煤化機制造成功,日投煤量800噸,可解決高灰熔點、高灰分的劣質煤氣化問題。后期R-GAS技術的推廣有助于解決山西、河南和安徽等地劣質無煙煤的應用問題,并實現氣化原料的本地化。
“以光伏為例,山西發展光伏產業的最大優勢在于利用其既有的發輸電基礎設施、貼近中國華北重鎮的地理位置及其對能源經濟的商業模式。與此同時,技術人才的引進、發掘及培養,供應鏈產業的引進,核心技術的采用在于政府及企業的戰略考量及快速執行,完全是可行的!惫夥袠I專家鄒西原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稱。
鄒西原曾為多個國家和大型跨國企業在新能源領域,尤其是光伏領域提供了大量的解決方案。在他看來,山西的情況和沙特很像,“山西的煤礦是中國最重要的資源儲量(占17.3%),而沙特的石油也是在全世界儲量里占了最大份額(占26%),它們都是以資源輸出為主要商業手段。如果在2011年時,我肯定也會認為‘新能源行業是不可能挑戰煤炭企業地位的’,但近些年來,隨著新技術的引進,未來幾年,新能源可以全面達到平價上網,成本會比傳統火電更低!
因為工作關系,他對山西也頗為熟悉。在鄒西原看來,在“能源革命”戰略下,山西已經形成了很好的發展新能源的氛圍,各方面都在對以光伏等新能源產業如何逐步取代傳統產業的話題進行積極討論!昂芏嗳硕紩J為,新能源中的高科技部分一定要靠國外,事實上,中國早已經是世界光伏產業應用最先進的國家,在目前信息如此發達和人才流通順暢的情況下,技術不應該成為山西發展以光伏為代表的新能源產品的障礙。而且還能以傳統能源輸出為基礎,換取新興可再生能源產業的投入,這樣既可保持原有的以能源輸出為依托的基礎設施及經濟模式,又可以參與中國及全球的能源資源重新分配。”
眾所周知,光伏產業的轉變是有周期性的,而且現在正處于產業重大的轉型期。鄒西原認為,異質結產品是業界共識下一代產品,正是彎道超車最好的時機,恰好可以用異質結、N型技術取代傳統光伏企業(P型)。
山西省委書記駱惠寧在9月16日召開的山西省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動員部署大會上表示,改革創新是能源革命的本質和靈魂,要全面推進能源領域改革創新,加快“當好排頭兵”的歷史性跨越。并稱,把企業作為推動能源革命的主體力量,讓各類所有制企業都享有改革紅利,抓住改革機遇轉型升級、做優做強。
“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彼@樣說。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