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前期大幅殺跌的國際油價止跌企穩 |
來源:經濟參考報 時間:2018-12-3 12:26:08 用手機瀏覽 |
經歷前期大幅殺跌的國際油價,上周進入窄幅震蕩區間,收盤價基本與此前一周持平,初現企穩態勢。市場預期,隨著主要產油國磋商減產可能性加大,國際油價近期可能觸底止跌。
因全球供應超過需求,兩大指標原油布倫特原油和美國原油11月取得逾10年來的最大月度跌幅,跌幅超過20%。
美國能源信息局當周公布的報告顯示,上周美國商業原油庫存環比增加360萬桶,達到4.505億桶,比近五年平均水平高7%。該機構公布的報告還顯示,受油價上漲和美國國內對頁巖和致密油氣的開發推動,2017年美國天然氣和原油探明儲量出現大幅增加,創下歷史新高。此外,歐佩克和其合作伙伴將于12月6日在維也納召開會議,市場預計會議將討論減產問題,并可能就此達成協議。
分析認為,國際油價近日大幅下挫已經危及石油生產企業的盈利,并開始對上游勘探開發造成沖擊。英國能源咨詢公司PVM石油分析師布萊諾克預計,短期內市場上觀望態度將占據主導,這將抑制油價出現大幅波動。
英國能源咨詢公司FGE董事長表示,如果歐佩克和俄羅斯不能就顯著減產達成協議,油價將進一步下降,布倫特和紐約原油期貨價格可能分別降至每桶50美元和40美元。國際咨詢公司凱投宏觀預計,產油國會在接下來的數月開始收緊原油出口,這將幫助原油價格觸底。
高盛銀行大宗商品研究負責人庫里日前表示,原油減產符合各方利益,每桶50美元的價位將在美國石油生產商成本以下,這會傷害美國上游原油企業的利益,并可能造成信貸市場風險,能源板塊相關高收益企業債券占市場的15%。他認為,美國頁巖油完全成本為每桶50美元左右,油價的最佳區間是每桶65至70美元,這一價位水平可令消費者接受,也會為石油工業創造穩定的環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