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宏觀環境  中國節能產業網 >> 宏觀環境 >> 宏觀經濟 >> 正文
物價·天然氣供應·消費降級——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回應經濟運行熱點問題
來源:新華社 時間:2018-10-25 12:39:25 用手機瀏覽

物價會繼續上漲嗎?今冬天然氣供應是否有保障?消費升級大勢改變了嗎?針對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在24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作出回應。
 
物價并未出現趨勢性上漲跡象
 
數據顯示,9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2.5%。7月以來,CPI環比連續3個月上漲,同比漲幅逐月小幅擴大。
 
針對物價上漲的擔憂,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說,當前我國物價保持平穩運行,并未出現趨勢性上漲跡象。
 
她說,前三季度CPI累計同比上漲2.1%,處于溫和上漲區間,與美歐日等主要經濟體較為接近,明顯低于主要新興經濟體。月度走勢較平穩,1至9月各月CPI同比漲幅都在1.8%至2.9%之間,呈現正常波動態勢。
 
孟瑋說,9月份CPI漲幅攀升主要受季節性因素影響。具體有三方面,一是夏秋季節蔬菜輪替、前期部分地方遭受極端天氣等導致鮮菜價格環比上漲9.8%;二是季節變化導致鮮果價格環比上漲6.4%;三是中秋、國慶節日消費需求增加,拉動豬肉、雞蛋價格分別上漲3.7%和2.2%。這幾項因素對CPI環比漲幅的貢獻達63.5%。
 
國際通常用扣除食品、能源價格影響后的核心CPI衡量通脹走勢。孟瑋介紹,1至9月份,我國核心CPI累計同比上漲2.0%,比去年同期低0.1個百分點;9月份同比上漲1.7%,比上年同期低0.6個百分點,是近兩年低點,表明經濟運行并無通脹風險。
 
“今后一段時間,我國價格總水平有望繼續保持平穩運行!泵犀|說,我國農業生產穩定,糧食、生豬、蔬菜、油料市場供給充裕;工業生產平穩,工業消費品市場總體供大于求;服務業供給數量和質量不斷提升。盡管可能會受季節性、臨時性等短期擾動因素影響,但不會改變物價總體平穩運行的態勢。
 
今冬居民用氣可全額保障
 
采暖季即將來臨,針對社會關注的天然氣供應問題,孟瑋說,總體看今年我國天然氣供需處于緊平衡狀態,但居民用氣可以全額保障。
 
她介紹說,全年已落實可供資源量2635億立方米,比去年增加249億立方米。各省區市已全面完成全年供氣合同以及供暖季供氣合同簽訂,資源全部分解至各地;今年新開工儲氣項目近100個,預計可形成儲氣能力約160億立方米,比上年增加35億立方米以上;管網互聯互通進展積極,南氣北送新增供氣能力大幅提升;主要供氣企業已基本完成儲氣庫注氣計劃。
 
下一步將著重做好四方面工作,滿足民生用氣需求——
 
一是嚴格以供定需。嚴格按照合同供氣和用氣。今年供暖季已落實資源超過1200億立方米并分解至各地。全國民生用氣占比40%左右,當前資源量完全可以滿足民生用氣需求。各地要建立完善有序用氣機制,堅持“民用優先”,并把燃氣公交車、出租車納入民生用氣保障范圍優先落實和保障氣源。
 
二是堅持以氣定改。堅持“企業為主,政府推動、居民可承受,宜氣則氣,宜電則電,宜清潔煤則清潔煤”的清潔取暖方針,統籌推進清潔取暖工程。堅持先規劃、先合同、后改造,有序推進“煤改氣”。在改造完全到位并落實氣源前,不得拆除原有供暖設備。
 
三是完善應急預案。為應對極端天氣等特殊情況,已制定需求側調峰用戶清單,盡最大可能提升應急調峰能力,做好極端情形下確保民生用氣的預案。
 
四是壓實各方責任。今冬明春天然氣供應保障是地方各級黨委政府、有關企業和天然氣行業管理、供應保障相關部門的共同責任。地方政府是保障民生用氣的責任主體,供氣企業是保天然氣安全、足量、穩定供應的責任主體,各有關職能部門負有指導監督的責任。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將做好合同履行情況監管等工作。
 
“我們將與各方面共同努力,把今年可能遇到的問題和困難估計得更足一些,把解決的辦法準備得更充分一些,把各項工作做得更扎實一些,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眾溫暖過冬!泵犀|說。
 
促進消費者“能消費”“愿消費”“敢消費”
 
近期,“消費降級”等話題引發熱議。孟瑋說,我國居民消費運行總體平穩,消費升級大勢沒有改變。但制約消費提質擴容的因素依然明顯。下一步要著力在促進消費者“能消費”“愿消費”“敢消費”上下功夫。
 
一是改善居民消費能力和預期,讓消費者更加“能消費”。要盡快落實修改后的個人所得稅法,明確專項附加扣除的具體范圍和標準,確保明年1月1日起實施。要加大金融支持消費的力度,加快消費信貸管理模式和產品創新。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拓寬居民勞動收入和財產性收入渠道,降低住房、教育、醫療、養老等生活成本,化解居民消費后顧之憂。
 
二是構建成熟的消費細分市場,讓消費者更加“愿消費”。促進實物消費提檔升級,進一步放寬服務消費領域市場準入。
 
三是營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讓消費者更加“敢消費”。強化產品和服務標準體系,健全消費后評價體系,完善消費領域企業和個人信用體系,健全消費者維權法律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歐俄烏天然氣協議簽訂接近尾聲
中俄天然氣世紀合同削弱“亞洲溢價”
中俄有望簽4000億美元天然氣供應協議大單
俄羅斯6月起將對烏克蘭改用預付款供氣機制
俄羅斯威脅下月起削減對烏克蘭天然氣供應
2020年天然氣供應能力或超4000億立方米將建立有序用氣
伊朗稱:可以向歐洲提供穩定的天然氣
烏克蘭敦促美國盡快批準向歐洲出口天然氣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6 CHINA-ESI.COM
鄂ICP備1600209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