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宏觀環境  中國節能產業網 >> 宏觀環境 >> 石油化工 >> 正文
國際原油市場走向新型供需平衡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時間:2016-6-7 22:12:32 用手機瀏覽

    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日前在維也納舉行的原油產量會議未能成功設定產量限額,這也是歐佩克連續第二次未能就此問題協商一致。但隨著國際原油需求回暖,市場供需再次走向平衡。在頁巖油興起及國際產油巨頭的共同推動下,國際原油市場正邁向一個發展的新階段。

    近期,國際油價顯著回升,目前已接近每桶50美元,這讓歐佩克減產的迫切性大大降低。隨著原油消費回暖,國際原油市場供過于求的情況已經明顯緩解。國際能源署數據顯示,2016年上半年國際日均原油產量超過消費需求約130萬桶,供大于求的現象明顯好轉。

    歐佩克持續不設上限的高產能對北美頁巖油生產已經產生了較大沖擊。原油市場分析人士杰森·辛克告訴記者,目前來看,歐佩克的低油價市場策略已經明顯影響到了北美頁巖油的開采,頁巖油產量持續下降,不少采油公司也削減了工作崗位。

    在此作用下,一個新的國際原油市場平衡已經越來越清晰,即當產能過剩時,原油價格下跌會導致產油成本較高的新興頁巖油產量下降,國際油價得到支撐并出現回升,而此時包括頁巖油在內的不少油井也得以重新恢復生產。與此同時,產油國在市場競逐中不得已維持產量,原油供不應求的情況難以再現,使得原油價格既無法回到過去超過每桶100美元的水平,也難以下跌至30美元,而是維持在一個中間價位。

    其中,新技術條件下的產物頁巖油扮演了國際油價的一個“安全閥”角色,并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包括歐佩克在內的原油出口國定價權,將市場引入了一個新階段。

    歐佩克在2012年末首次公開承認頁巖油對國際市場的影響力。如今,新科技引領下的頁巖油開采已經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國際原油版圖,讓市場角逐更加激烈。

    與此同時,在當前原油市場群雄并起的背景下,作為老牌產油國組織,歐佩克的市場話語權正在漸漸被削弱。

    自2014年國際油價下跌以來,歐佩克在4次原油產量會議上均未作出產量調整,擺出一副“無為而治”的姿態。雖然其低油價策略影響到了頁巖油的生產,但實際上這是一種無奈的表現。在外憂內困的背景下,歐佩克已經難以再現石油危機時期的統治地位。2011年以來,歐佩克開始逐步放棄多年來對成員國產油配額的限定,改為更為彈性地設定總體原油產量上限。作為歐佩克成員國中最有影響力的沙特阿拉伯,更是強調生產多少原油是一個國家的主權。這種松散的限產機制讓歐佩克對其成員國約束十分有限,歐佩克的產量時常維持在該限額以上,導致其限產效果大打折扣。

    當前,歐佩克原油產量大概維持在每天3250萬桶的水平,明顯超過其最后一次明確的3000萬桶的產量限額。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基本面失衡壓力仍將制約油價上行 油價下行風險仍存
國際油價持續走低 中國鼓勵“藏油于民”
OPEC原油凍產協議再次落空 國際油價未來走勢如何
歐佩克或難達成限產協議 國際油價恐難獲支撐
歐佩克增產意愿強烈 國際油價漲勢放緩
世行預計今年平均油價每桶41美元
多哈會議產油國博弈凍產協議
石化油服一季度預虧16.85億 :因國際原油價格低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6 CHINA-ESI.COM
鄂ICP備1600209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