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宏觀環境  中國節能產業網 >> 宏觀環境 >> 電力煤炭 >> 正文
齊心協力 打好煤電去產能攻堅戰
來源:中國節能服務網 時間:2016-4-22 14:37:05 用手機瀏覽

  為打好化解煤電產能過剩攻堅戰,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4月21日聯合密集下發3個文件,內容涵蓋了煤電項目的規劃、核準、建設、淘汰落后產能等多個環節,以督促各地方政府和企業放緩燃煤火電建設步伐。專家表示,這一套“組合拳”旨在防范煤電行業產能過剩的潛在風險。

  從去年起,我國用電增速大幅放緩,煤電規劃建設規模遠大于用電需求,建立煤電風險預警機制迫在眉睫。

  風險預警指標包括建設經濟性指標、裝機充裕度指標和資源約束指標3個指標,分紅、橙、綠三個等級進行預警。紅色預警,地方政府應暫緩核準煤電項目,企業慎重決策項目開工,在建項目要合理安排建設投產時序。橙色預警,地方政府和企業應慎重決策建設煤電項目。預警機制按年發布,目標為發布年后的第3年。今年發布2019年預警,預警結果顯示,全國有26個省(區、市)的預警程度為最嚴峻的紅色。

  本次下發的3個文件對新增煤電規劃建設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一是將對重點區域的要求擴展到全國電力盈余地區;二是將等煤量替代建設項目進一步嚴格規定為等容量替代;三是要合理安排煤電基地規劃建設時序,減輕受端省份接受外來電力的壓力。

  此次,煤電機組的關停標準增加了淘汰不符合能效限額標準、不符合國家環保要求且不實施改造的機組等條款。機組關停后可進行發電權交易,實行等容量替代新建煤電項目等政策。同時還將加強對政策措施執行情況的監管。

  此外,國家能源局還將采取其他措施,逐步化解煤電行業潛在過剩風險。一是研究實施節能低碳調度,提升高效清潔機組的負荷率和運行水平;二是加強煤電機組調峰能力建設,深入挖掘煤電機組調峰潛力;三是積極推進“電能替代”,擴大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

  推進能源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七項工作中,“去產能”成為關鍵詞;饷禾啃袠I過剩產能被列在首位,其次是化解煤電過剩產能。相信關于煤電去產能的政策密集出臺,未來一定會取得顯現成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發改委:第一批輸配電價改革試點成果落地
產能嚴重過剩 煤電建設遭遇大剎車
山西煤炭管理體制改革持續深入推進
國際能源署:全球煤碳價格依然面臨下行壓力
發改委和能源局:光伏發電等微網或成售電突破口
2016火電發電量接近零增長甚至繼續負增長
我國將從四個方面調整煤炭產業結構
火電大躍進投資浪費約占2014年GDP1%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企業并購
網絡借貸
節能咨詢
節能認證
人才招聘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5 CIHINA-ESI.COM
湘ICP備1201188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