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宏觀環境  中國節能產業網 >> 宏觀環境 >> 宏觀經濟 >> 正文
李克強:今年中國經濟開局良好
來源: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時間:2016-4-12 15:58:23 用手機瀏覽

    “今年中國經濟開局良好,一些主要經濟指標都好于預期,穩中向好因素增多。但基礎還不夠牢固,下行壓力仍然較大。”李克強總理4月11日主持召開部分省(市)政府主要負責人經濟形勢座談會,分析研究當前經濟運行情況,并對做好下一步經濟工作提出要求。

    在聽取河北、遼寧、江蘇、山東、湖南、廣東、重慶、青海政府主要負責人匯報后,李克強強調:“要堅定信心、保持定力,同時要直面挑戰、頂住壓力、夯實基礎,擴大積極因素,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國際金融機構紛紛上調對中國經濟增速預期

    李克強說,今年我國經濟平穩開局,一些主要經濟指標都出現積極向好變化:就業保持平穩,固定資產投資出現反彈,制造業PMI躍上榮枯線,日均發電量、用電量、貨運量均出現環比增長,消費、企業效益等指標增速同樣超出預期。

    摩根大通、瑞信、高盛、匯豐等金融機構紛紛上調對中國經濟增速預期。這是全球市場對中國經濟信心增強的鮮明例證。

    “總體來看,今年一季度中國經濟開局良好,經濟運行穩中向好因素增多,但下行壓力仍然較大!崩羁藦娬f。

    他強調,一方面,當前國際環境中新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還在增加,國內實體經濟發展仍面臨多重困難,一些領域風險不容忽視;另一方面,各地區、各行業走勢分化現象仍在持續。

    “從行業看,新興行業保持旺盛發展勢頭,但傳統行業面臨困難較多;從區域看,各地區分化越來越明顯!笨偫碚f。

    李克強強調,中國經濟正處在新舊動能轉換過程中,經濟出現走勢分化、多重特征難以避免。同時也要看到積極變化,鎖定目標、堅定信心,直面挑戰、頂住壓力。要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

    只要就業穩、金融穩,經濟的支柱就能穩固

    如何進一步擴大積極因素,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李克強總理給出的路徑是:“持續推進結構性改革,尤其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總理提出的第一項結構性改革重點是:“繼續簡政”。他說,今年要下大力氣再減掉一批審批事項,進一步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充分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中央和地方要做好銜接。中央‘放’了的,地方要‘接’得住。需把權力真正‘放’給市場。”總理說,“同時還必須加強監管,放權不是放任,‘管不好’就‘放不開’!”

    總理提出的第二項結構性改革重點是:“推進減稅”!拔覀凂R上要推開的全面營改增,就是結構性減稅的主要內容。營改增這一仗一定要打贏!中央讓利5000多億元,這一‘政策紅包’一定要直接發到企業手中!彼f。

    李克強分析道,營改增既能減輕企業當前負擔,度過難關;又能引導企業向服務業發展,推動創新;同時還能規范稅制,避免重復征稅。“這項改革既利當前、又惠長遠,各地方政府主要負責人要親自掛帥,集中力量確保改革成效!笨偫碚f。

    總理提出的第三項結構性改革重點是:“激勵創新”。幾位地方負責人介紹,今年一季度,他們所在省市新增市場主體仍然保持“井噴式”增長勢頭,個別省份新增市場主體增幅高達32.5%。

    “從全國來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蓬勃發展,現在每天新增市場主體4萬戶,這對‘保就業’發揮了重要作用!崩羁藦娬f,“只要就業穩、金融穩,經濟的支柱就能穩固,就能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李克強強調,中國經濟有韌性、潛力和巨大的回旋空間,在世界經濟復蘇乏力的情況下,要保持有效投資,釋放新的內需潛力,多措并舉促進進出口回穩向好,為鞏固經濟穩中向好勢頭不斷蓄能增勢。
政府也要秉承“工匠精神”,要把工作做扎實、做精細

    今年“兩會”期間,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工匠精神”引發普遍共鳴。在4月11日的座談會上,他說:“當前國際國內經濟形勢仍然很復雜,困難與希望同在。政府也要秉承‘工匠精神’,要把工作做扎實、做精細!”

    他特別強調,各級政府負責人一定要密切跟蹤掌握當地宏觀經濟運行數據。

    “我在地方工作的時候,每周溝通次數最多的就是統計局長,各種數據稍微有所變化,他們馬上就會向我匯報。直到現在,我每天早上的第一項工作,仍是把各項數據先‘捋’一遍!崩羁藦娬f,“只有對各項主要經濟指標爛熟于心,才能把工作做得更細致,調控經濟的政策也才可能更加精準!

    李克強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要切實擔起保民生的責任,以更有效的舉措,切實穩住就業這個經濟運行的“底盤”,保障困難職工的基本生活。要及時了解群眾意愿,積極回應社會關切。要以“讓人民過上好日子”為目標,敢闖敢試,勇于作為,敢于擔當,真正做到守土有責、造福一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中資繼續涌入澳樓市 外媒:對中國經濟的擔憂過頭
3月份政策效應顯現 整體經濟形勢將好轉
中國成為亞洲經濟增長引擎
中國經濟不會擊穿6.5% 新經濟舊動能共同支撐
李克強:發展“新經濟”是要培育新動能,促進中國經濟
從“十二五”到“十三五”:四組數定中國經濟發展之信
從稅收大數據看中國經濟“蝶變”
“中國號”繼續拉動世界經濟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企業并購
網絡借貸
節能咨詢
節能認證
人才招聘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5 CIHINA-ESI.COM
湘ICP備1201188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