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宏觀環境  中國節能產業網 >> 宏觀環境 >> 宏觀經濟 >> 正文
“中國號”繼續拉動世界經濟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 時間:2016-3-8 15:19:18 用手機瀏覽

  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2016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目標6.5%-7%,并要求做好8項重點工作,包括穩定和完善宏觀經濟政策、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等。

  世界怎么看待中國經濟形勢?對中國未來有何預期?筆者梳理近期各國人士觀點發現,世界對中國經濟的預期,雖然存在“唱衰”怪調,但積極評價仍是主流。

  日前與李克強總理會見時,世界銀行行長金墉曾表示:“中國主動轉變增長方式,實施結構性改革,保持了經濟較快增長!泵绹陡2妓埂冯p周刊網站刊文認為,中國經濟并沒有經歷衰退,而是正試圖適應新常態。

  國際社會肯定中國經濟轉型

  政府工作報告中,幾個數字值得注意:2015年,中國服務業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上升到50.5%,首次占據“半壁江山”;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6.4%;高技術產業和裝備制造業增速快于一般工業;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5.6%。

  這些數字說明,過去一年里,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取得積極進展。倫敦大學國王學院中國研究院院長凱瑞·布朗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中國的“經濟轉型”留給他的印象非常深刻,他甚至把這稱為歷史性的變革。

  2016年是“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笆濉逼陂g,中國將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而對此五大發展理念,國際社會關注點各有不同。

  英國48家集團俱樂部主席史蒂芬·佩里最關注的是“創新”,他表示:“創新意味著改變、變化和發展,環保、政策、社會、傳媒等,都將成為創新引領中國經濟新發展階段的重要領域。”而美國能源部前副部長朱健榮則將目光投向了“綠色”,贊賞中國為此所做的努力,他認為:“中國做出了努力,包括關閉高排放的煤電廠,推廣使用天然氣替代石油燃料。也采取了許多重要措施,來努力尋找一種方式將空氣污染降到最低。”朱健榮還肯定了中國在能源技術領域的重大突破:“中國在能源技術方面的運用和研發,尤其在電力輸送和發電方面都已達到世界級水平!

  中國市場仍是不二選項

  “簡化外商投資企業設立程序”“營造更加公平、更為透明、更可預期的投資環境”“繼續放寬投資準入,擴大服務業和一般制造業開放”……這是政府工作報告中,2016年中國推進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工作清單。

  “十三五”規劃建議中也指出,中國將完善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健全有利于合作共贏并同國際貿易投資規則相適應的體制機制。

  中國的開放環境,吸引了大量外資關注。法國家樂福集團總裁喬治·普拉薩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家樂福1995年在北京開張第一家超市,是中國市場的先驅!拔覀儤O為重視中國這一大有前途的市場,努力適應中國消費趨勢的演變。”

  剛剛過去的2015年是中歐建交40周年。這一年,歐盟在華投資繼續保持上升勢頭,1-11月投資增長6.9%。英國成為西方第一個申請加入亞投行的大國,中法發表了關于第三方市場合作的聯合聲明,德中推動“中國制造2025”和德國“工業4.0”攜手……

  歐洲智庫“歐洲之友”政策主管莎達·伊斯蘭認為:“未來中歐有望在‘一帶一路’建設、歐洲投資計劃、5G產業、城市化、能源、智能城市、創新等領域拓展合作空間。歐方期待中國‘十三五’規劃給雙邊合作帶來更廣闊空間!

  中國助力世界經濟增長

  就2016年6.5%-7%的經濟增長預期,同濟大學財經研究所所長、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石建勛表示,這一區間目標,為中國政府調控經濟提供了更加靈活的空間,同時中國對世界經濟的貢獻不會減少。以絕對增量計算,中國經濟體量和基數巨大,每增長一個百分點,對世界經濟貢獻的增量都會比過去成倍增加。

  按照世行最近公布數據估算,去年中國經濟增長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26.1%,拉動全球經濟增長達0.625個百分點,居全球第一位。2015年,中國利用外商直接投資1263億美元,居世界第二,對外直接投資1180億美元,居全球第三。

  中國經濟活力依舊,并造福世界。2月27日,中國與烏茲別克斯坦最大單體合作項目,“中亞第一長隧”——安格連至琶布鐵路甘姆奇克隧道實現全線貫通。它將造福中亞乃至整個歐亞大陸的物流和交通。值得注意的是,該隧道位于“絲綢之路經濟帶”上中吉烏國際鐵路大動脈的必經之地。

  除了積極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中國還在諸多領域與其他國家開展合作,在雙邊、多邊場合發揮作用。塔吉克斯坦駐華使館臨時代辦、參贊阿布杜拉西莫娃·莎赫洛日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在聯合國、上海合作組織、東盟、金磚國家等不同的國際組織中,中國都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劉世錦:中國經濟今年下半年或明年上半年觸底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氣質”仍然很好
“去產能”是經濟企穩轉好的重中之重
專家預測下半年經濟或反彈
如何看6.9%的經濟增速
中國經濟長期向好基于四個“沒有變”
歐美觀察家呼吁抓住中國經濟"暖風"
中國經濟今年開局底氣足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企業并購
網絡借貸
節能咨詢
節能認證
人才招聘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5 CIHINA-ESI.COM
湘ICP備1201188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