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鋼材重要出口地區歐盟頻頻施加“雙反”壓力之下,業內人士哀嘆今年鋼材出口前景恐將黯淡。
數據顯示,自2014年以來,歐盟針對中國產品發起貿易救濟調查共計15起,其中鋼鐵類產品8起,占比超過半數。而在2016年1月,中國鋼材出口974萬噸,同比下降5.3%,環比下降8.6%。
國內鋼鐵出口量出現4年來首次同比、環比雙下滑。
分析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期國內鋼廠價格波動較大,加之國際市場需求量持續低迷以及歐盟組織等貿易摩擦打壓中國鋼材出口量,使得出口量明顯下滑,預計2016年也將呈現減量的趨勢!
今年鋼材出口或負增長
數據顯示,我國鋼材出口同比增速自2015年10月以來便開始高位大幅下行,2015年10月至今,同比增速依次為5.5%、-1.13%、4.82%和-5.34%。
而與鋼材出口增速下滑相生相伴的,是來自歐盟、美國等重要客戶的頻頻出招“反傾銷”。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數據,近一個月內我國鋼材頻繁遭受“反傾銷”:春節后,歐盟同時對我國無縫鋼管、中厚板和熱軋平材鋼三類鋼鐵產品發起反傾銷調查;2月18日,美國商務部發布通知,決定對原產于中國的定尺碳素鋼板、中厚板進行反規避調查;2月19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發布公告,對原產于中國的無縫碳鋼和合金鋼標準管、管線管和壓力管作出反傾銷和反補貼日落復審產業損害終裁。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認為,由于國際鋼鐵需求低迷、價差縮小以及近期歐美一些國家對于中國鋼鐵反傾銷調查的影響,2016年中國鋼鐵出口在2015年的高基數下或將出現負增長,這也或將成為鋼鐵出口總量六年來的首次下滑。
“2015我國鋼材出口中的大部分是建筑鋼材,而相對高端的冷軋板出口減少,其中棒材出口了3141萬噸,比2014年增加了1217萬噸。”分析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國際市場需求量的持續低迷以及歐盟組織等貿易摩擦打壓中國鋼材出口量,2016年全年鋼材出口在2015年高位基礎上繼續增長難度較大,預計2016年也將呈現減量的趨勢。但在進口無縫鋼管、中厚板、冷軋鋼板和熱軋平材鋼等鋼鐵產品集體受到反傾銷調查下,棒材的出口潛力顯得尤為巨大”。
事實上,由于2015年1月1日開始實行取消含硼鋼材的出口退稅,導致鋼材出口紛紛“調結構”,在此背景下,加鉻等鋼種出口仍舊走俏。分析師說,“對國內企業而言,選擇加大外貿接單量將會是個不錯的選擇”。
去年鋼材產量同比微降
2月29日上午,國家統計局在《2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中公布,2015年鋼材產量為112349.6萬噸,比2014年下降0.1%。
根據國家統計局對“鋼材”產量專門進行的解釋,“鋼材產量數據中含企業之間重復加工鋼材約34400萬噸”,這也意味著,2015年我國鋼材實際產量(不含各鋼鐵企業之間因重復加工而重復統計的產量數據)約為7.795億噸。
而據國際鋼鐵協會2015年10月份的預測,2015年全球鋼材需求量可能會減少1.7%而降至15.13億噸。數據對比可見,中國一年鋼材“實際產量”超過全球需求量的半數。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15年1~12月中國累計出口鋼材11240萬噸,同比增長19.9%。
雖然這是世界鋼鐵出口史上的最高紀錄,但實際上,2015年中國鋼材出口量僅占國內鋼材總產量的15%。
鋼鐵去產能之路還很“漫長”。
在鋼材行業完成“十二五”去產能任務之后,近日,新的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計劃公布,嚴禁鋼鐵行業新增產能,從2016年起將用五年時間再壓減粗鋼產能1億~1.5億噸。
|